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腊la

中国古代节令名。有腊日、腊月之分, 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这个节令起源很早, 殷代叫清祀, 周代叫大蜡, 秦代叫嘉平, 汉代才叫腊日。而农历十二月叫腊月。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腊”的解释是:“冬至后三戌, 腊祭百神。”南梁(502~557年)宗懔《荆楚岁时记》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明代《月令广义》解释说:“腊, 猎也, 谓猎取禽兽, 以祭先祖。”可见腊日起初是打猎祭祖的节令, 以后兼有表示寒冷季节的意思。冬至后三戌, 正是最寒冷的季节, 说明很早以前对寒冷季节与冬至的关系有了较准确的认识, 并以此指导农业生产。现在农历十二月仍称腊月, 还有过腊八的习俗。

烹调技术之一。把肉小的禽兽整个风干作干肉,叫做“腊”。北魏《齐民要术》“五味腊法” 曰: (腊月初作) 用鹅、 雁、 鸡、 鸭、 鶬、 、凫、 雉、 兔、 鸽、鹑、生鱼皆得作。乃净治,去腥窍及翠上脂瓶(留脂瓶则臊也)。全浸,勿四破。别煮牛肉骨肉取汁 (牛羊则得一种,不须并用)。浸豉,调和,一同 “五味脯”法(参见“脯”条)。浸四五日,尝味彻,便出,置箔上阴干,火炙熟,搥。亦名 “瘃腊”,也叫 “瘃鱼”,或“鱼腊” (鸡、雉、鹑三物,直去腥藏,勿开臆)。

古代十二月的岁终大祭。《风俗通·祀典》:“谨按《礼传》:‘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玉烛宝典》:“腊者祭先祖,蜡者报百神,同时异祭也。”《礼记》:“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 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初学记》:“八蜡者,一先啬,二司啬,三农,四邮表畷,五猫虎,六防,七水庸,八昆虫。“秦人自惠文君十二年 (前326) “初腊”, 始皇三十一年(前216)更名腊为“腊平”。汉代则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 “腊日”(参见“腊日”条)。《说文》:“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古时腊与另一项祭祀活动“伏”(参见“伏”条),每每连称作“伏腊”。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