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腰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腰鼓打击乐器。枣核形,两面蒙皮。鼓身置两铁环,用以系带,悬挂腰间,两手各执木槌击奏。常伴有舞蹈动作。陕北的安塞腰鼓驰名中外。 159 腰鼓广场民间舞蹈。原于陕西北部的安塞、横山、米脂等地农村,后流传全国城乡。腰鼓的鼓身比“花鼓”稍大,斜束腰侧,双手持鼓棰,交替击鼓,边敲边舞。鼓点与舞蹈动作紧密结合,各地有不同的组合套路。腰鼓多为集体舞,人数可多达数百。动作雄浑粗犷,鼓声惊天动地。 腰鼓打击乐器。木腔、筒状,两端略细、中间稍粗,两面鞔皮,鼓腔上两端各有一铁环,以系带悬于腰间。鼓身有大小之分。东北地区锣鼓高跷所用腰鼓为大腰鼓,鼓身长约500毫米。边舞边敲击。 腰鼓 腰鼓汉族民间舞蹈形式。又称打腰鼓。主要流行在陕北地区。舞者将椭圆形腰鼓挂在腰间,双手各执一鼓槌边击边舞。多变的鼓点与矫健的舞姿配合。有单人、双人、多人和集体的表演形式。一般在喜庆的日子里同秧歌、高跷、旱船、狮子舞等民间舞蹈一同演出。 腰鼓满族打击乐器。鼓身木制,形如木桶,中粗两端略细,漆红色面蒙蟒皮,上下端鼓边安两铜环,用以系红布条或红绸鼓绳。演奏时,鼓绳挂右肩,鼓身斜挎左腰,双手各执一小木槌,击之。可击鼓两面、鼓框、鼓边等处。多用于民间喜庆集会时表演,如春节、庆丰收等。 腰鼓汉族民间舞蹈形式。又称打腰鼓。主要流行在陕北地区。舞者将椭圆形腰鼓挂在腰间,双手各执一鼓槌边击边舞。多变的鼓点与矫健的舞姿配合。有单人、双人、多人和集体的表演形式。一般在喜庆的日子里同秧歌、高跷、旱船、狮子舞等民间舞蹈一同演出。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