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臂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臂钏bìchuàn

也作“钏臂”“臂环”“条脱”。女性用的手镯等套于手臂上的装饰品,敦煌石窟的菩萨塑像、画像也都有此饰物。以金、银、玉等制成,精雕刻镂,镶以珠宝、钻石等,以增人之华美。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今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中即出土有其物。秦汉以后,传入中原,亦为中原妇女采用。此后几经演进发展,历行不衰。题东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四:“其妇守尸,至于三更,崛然起坐,搏妇臂上金钏甚遽。”唐元稹《估客乐》诗:“输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五代蜀牛峤《女冠子》:“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明王彦泓《无题八首》诗其五:“臂钏夜寒归雪砌,鬓鬟风乱过春江。”清郑虎文《永顺府闲述》其三:“珥浑垂臂钏,裳偶饰鲛绡。”《海上花列传》第七回:“子富另将一串小钥匙开了拜匣,取出一对十两重的金钏臂来。”又第二十二回:“前转耐去镶仔一对钏臂。”

臂钏

古代妇女戴在手臂上的一种饰物。别名 “跳脱”。这可能是一种北方的少数民族语,译成汉语,也作“条脱”。跳脱起初多套在手臂,即手腕以上的部位。约至隋唐年间,跳脱戴的位置逐渐下移,最后落到手腕部位,变成一件腕饰。跳脱通常以捶扁的金银条为之,绕制成盘旋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八圈,也有十几圈的。两端另用金银丝编制成环套,以便调节松紧。金银条的表面,除作扁平形外,也有作弧形的。另有花、素之分。

商代臂钏


玉镯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