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zi
(一)介词,介绍动作的处所、时间、范围、原因等;“自”和它的宾语常在动词前,有时在其后;“自”以疑问代词作宾语,在疑问代词后。相当于“从”“由于”等。如:❶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秋·察今》“自”句: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坠落到江水中。)
❷楚师还自徐。(《左传·昭公十三年》“自”句:楚军从徐国回来。)
❸秦、赵相与约,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吕氏春秋·淫辞》“自”句:秦、赵一起订立盟约,盟约指明:“从今以后,秦国想做的事,赵国相助;赵国想做的事,秦国相助。”)
❹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自”句:从楚王以下的人都象教师那样尊重庄生。)
❺祸自怨起,福由德兴。(《史记·文帝本纪》“自”句:祸患由于怨怒而产生,福分由于恩德而到来。)
❻水奚自至? (《吕氏春秋·贵直》“自”句:水从哪里来?)
❼父老何自为郎?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自”句:老人家从什么时候作了郎?) (二)副词。(A)用于谓语前,表示事情本来如此或理所当然,相当于“自然”。如:
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自”句:桃树李树无须自已说话,树下自然被人们走出一条路径。)
❾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史记·田单列传》“自”句:即墨人从城上看到,都哭了,都想出城作战,怒气自然十倍〔地增加〕。)(B) 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由主语代表的主体亲自施行,相当于“亲自”。如:
❿上自劳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自”句:文帝亲自慰问部队。)(11)既成,自行视。(《世说新语·言语》“自”句:〔馆舍〕建成之后,〔魏明帝〕亲自巡视。)(三) 代词,用于动词前,实际上是动作的受事者,相当于“自己”。如: (12)王未出户,江叹曰:“人自量,固为难。”(《世说新语·方正》“自”句:王恭还没有出门,江卢奴就感叹道:“人正确估量自己,本来就是很难的。”) (13)王长史云:“刘尹知我,胜我自知。”(《世说新语·赏誉》“自”句:王长史说:“刘尹了解我,胜过我了解自己。”) (四)连词,用于让步复句的前一分句,相当于“即使”;用于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相当于“如果”。“自非”义略同,相当于“如果不是”“除非”。如: (14)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汉书·周昌传》“自”句:周昌为人倔强,敢于直言,即使萧何、曹参这些人,也都谦敬待他。) (15)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贾谊集·治安策》“自”句:如果高皇帝还不能因此得到一年的安定,我就知道您也不能。)(1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自”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17)自非重急,不至于此也。(《文选·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自”句:除非有深怨,不会到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