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自我实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自我实现ziwo shixian

是主张人的德性、本质和目的就是实现自我,使自己的德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伦理学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就是自我实现。一个事物的善在于它特有性质的实现。人的特殊性质不单纯是肉体的存在,或有欲望的感觉和行使动物的职能,而是有理性的生活。人的至善是全面和习惯地行使那种使人成其为人的职能,一个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近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自我实现表述为,人的真正的自我是社会的自我,即个人的道德受社会道德所制约,以社会和国家道德为基础。个人道德的自我实现就是社会性的自我实现。新黑格尔主义者格林、布拉德雷和泰勒等人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宣扬人的最高的道德就是安分守己,顺从国家意志和社会道德,人生的目的就是实现自我的“最高理想”等观点。
自我实现的伦理学说有其合理的因素和进步意义,但总的来说它属于一种唯心主义的利己主义伦理观点,它突出了自我,强调了个人自我目的的实现,但却忽视了社会和他人对个人的制约和帮助。他们所说的国家意志和社会道德不过是个人意志和道德的反映而已,为了实现自我,损害社会道德和他人利益的行为也是合理的“善”的行为。
自我实现的伦理学说,在当代对我国的青少年学生有较大影响。有些青年学生片面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利益、自我目的的实现,蔑视、损害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甚至不择手段,走上犯罪道路。这是我们应当抵制和批判的。我们应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个人理想建立在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基础上。

自我实现ziwo shixian

指一个人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的动机,力求实现自认为所能做到的各种事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及尊重的需要基础上,最终可能达到自我实现这一需要的层次。由于自我实现和心理发展的成熟有关,他发现自我实现者大都是中年或年长者,但这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期的经验。粗暴的控制和过分的放任对于自我实现的正常发展都是有害的,最有效的教育是一定限度内的自由。爱的教育特别重要,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的儿童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自我实现

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格林和布拉德雷所提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目的。认为人生与道德之目的就是实现自我的“最高理想”。为此,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展开自己的能力即自我实现,达到至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而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需要,认为只有在低层次需要获得相对满足后,才能发展到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就是最充分地发挥一个人的潜力,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自我实现者必须要有胜任感和成就感。这个理论虽有不足之处,也有可借鉴因素。脱离社会的个人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是不可取的。但若把自我实现和崇高的目标结合在一起,就会起到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