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自高自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自高自大Zigaozida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即过高地估计和夸大自己的能力和优点,对别人的成绩和才能采取否定和贬低的态度,极力抬高自己,而瞧不起别人。它与骄傲自满、自以为是、高傲相近;而与谦虚谨慎、自知之明、朴实等道德品质相对立。语本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曰:“见人读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自高自大的人不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和他人,摆不正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不能虚心接受周围人们的正确意见,对待知识和科学的态度很不严肃,随意地否定公理,否定他人,从而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和作用。这种不良的道德品质发展下去会使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尊重他人,盲目自信,甚至目无组织纪律,结果必然影响个人进步,严重的会贻误事业。克服自高自大的不良心理,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自高自大的危害和培养自尊自信的重要性。小学生由于年幼无知在成绩面前易出现自满心理,容易骄傲自大,所以对他们的成绩要肯定适度,既要指出成绩和优点,又要指出存在的不足,要帮助他们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对于个别有自高自大毛病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引导,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看到他人和集体的力量,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克服过强的自尊心和自负心理。懂得知不足才知进步的道理。 自高自大表示个人道德修养和思想品德的用语。意即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和品质。其义与“妄尊自大”、“自命不凡”相近,与“谦虚谨慎”、 “虚怀若谷”相反。语出北朝·齐·颜之推《颜民家训·勉学》:“见人读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自高自大的人过分夸大自己的才能和长处,自以为自己学识渊博、才智过人、品德高尚,而贬低周围群众,看不起别人;摆不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周围群众的关系;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在认识事物时往往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不经认真的调查研究就妄下结论,或是随意否定别人的意见和公认的事实。其结果造成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盲目自信,并从而阻碍自己进步,贻误事业。自高自大的人,往往有过强的自尊心、虚荣心和自负心理,缺乏自知之明和自我批评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要求人们谦虚谨慎;以辩证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自己、他人和周围群众,尊重别人,尊重历史,尊重科学。自惭形秽 表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的道德用语。意即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常用来表示自谦或自卑。其义与“自愧不如”、“妄自菲薄”相近,与“自命不凡”、“妄尊自大”相反。语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日:‘珠玉在侧,觉我形秽。’”这里的“觉我形秽”即“自惭形秽”,指个人的仪容举止,与人相比相形见绌,自愧不如。现在,自惭形秽不仅使用于个人的仪容举止,而且引申为个人的思想品德、学识、才能等一切方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