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臭氧层破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臭氧层破坏chouyangceng pohuai

在离地表20~30公里高处的平流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最大的层次,即臭氧层。臭氧是一种很易起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它由复杂的光化学过程产生,该过程是开始于大气中氧分子的光解。对流层中的臭氧是一种对植物有害并对人类健康也有不利影响的污染物,然而,平流层中的臭氧却能吸收对人类健康和动植物有害的紫外辐射,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臭氧在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被破坏,参加这些反应的物质有氧、氢、氯和氮的化合物,而后三种物质在反应中是低浓度的催化剂。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使大气中某些化合物的量增加,打乱了臭氧的生成及破坏的平衡过程,使地球上空的臭氧总量发生变化。这些化合物中,使臭氧减少的主要有含氯氟烃(CFCs)、氧化亚氮和有机溴,但同时亚音速飞机排出的氮氧化物、甲烷和二氧化碳却使臭氧增加。根据最近的科学研究估计,如果含氯氟烃的产量以目前的水平继续下去,在以后的70年中,全球的臭氧总量将以约3%的速率稳定地减少;但如果含氯氟烃的产量比目前增长一倍,并假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和甲烷的浓度继续以目前的速率增加,臭氧的减少则将达3~12%。由于臭氧层破坏而导致的地表紫外线辐射增强,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已知后果是非黑素瘤皮肤癌增加,其他潜在危害包括压抑人体免疫系统(影响皮肤免疫功能或肿瘤抗原体的形成),损害动植物种和加快聚合物的老化。含氯氟烃的排放量似乎可能增加,但难以预测,因为这需先估计经济增长程度,代用品的多寡和可能会出现的新用途。在70年代中至80年代中,按纽喷雾器用量大大下降,但其他方面的用量却以相应幅度增加,无论如何,近年的发展仍是可喜的,1985年3月,20个国家的代表达成了第一个国际环境协定《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并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所有国家控制其CFCs的排放量。预计大多数生产和使用大量CFCs的国家将批准该公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