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船形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船形屋船形屋是解放前的一种住屋。整幢房子用许多木椿或竹条撑高离地,形状似船,故亦称高架船形房。白沙黎族自治县南溪乡的船形屋与合亩制地区的船形房略有不同。它是用许多木椿或竹条将房子撑高离地1公尺,而且前高后矮。建筑这种房子首先用木柱、木板及竹枝造好架空的屋柱和楼板,然后在上面架设弯曲的梁桁成船篷状,再盖上一排排扎好的茅草。房屋的内部间隔与使用情况是这样: 房门 (头、尾两端各开一门) 前有一阳台 (与前段楼板等高,阔2.5公尺,长1.7公尺)。由一简陋的竹枝楼梯上落,这个阳台是早晚休息座谈的地方; 进门后整个船身分为三节 (一如三个舱),各有小门相通。进门第一节是“厅”,这是全屋最高最大的一部分,并设阁楼,存放包谷及其他杂物家具等。“厅”的中心设三石灶(在楼板上开一方形洞口,下面用木条顶着一块上敷有泥巴的木板,三块石头就放在这泥板上,板的高度略矮于楼面),作为煮食及烤火用;进门的一边有一小台放炊具和餐具,旁边放水缸或贮水的大竹筒,对面的一边则放睡床两张,作为平日休息或招待客人住宿之用; 第二节是睡房,是家人寝息的地方,除放床之外,中间也设火灶,主要用来蒸酒或烤火;最后一节面积最小,开一个后门,这是每天舂米的地方,并且放几个鸡窝。 船形屋海南岛黎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主要流行于白沙、保亭等五指山中心地区。用竹木搭架,距地面50厘米左右,藤条捆扎。有直柱而无横梁,上盖束扎成排的茅草,屋顶与墙弯曲相连,呈半圆筒形,状似船篷,故名。白沙县为高架船形屋,前高后矮,成一斜坡,前门离地约1米,后门几近接地。屋长13米,分三间。前门处宽3米,设晒台,架竹梯上下。保亭县以低架船形屋为主,离地仅30厘米左右,前后屋檐伸出较多,屋内无间隔。东方县美季黎中,还有一种“半船形屋”,在较矮的泥墙上架设半圆形屋顶,分前后两间,设前后两门,无窗户,有竹编阁楼,作贮物之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当地黎族的居住也在改善过程中。 船形屋海南岛黎族特有的民族建筑形式。主要流行于白沙、保亭等县地。用竹木搭架, 上盖束扎成排的茅草, 屋顶与墙弯曲相连, 呈半圆筒形。状似船篷, 故名。有高架、低架、半船形屋等多种。白沙县的为高架船形屋, 前高后矮,成一斜坡,前门离地约一米, 后门将近接地。前宽后窄, 长约13米。前门处宽3米,设有晒台, 架竹梯上下。屋内分三间,有小门相通。进门为厅,长约7米,高约3米,置灶,水缸,客床等, 有阁楼放杂物。第二间是卧室,长约3米, 中有火塘,可取暖、熬酒。末间最小,仅长1.5米左右, 用以放置鸡窝及用具等物。后门稍窄,宽约2.5米。保亭县以低架船形屋为主,离地仅0.3米左右, 前后屋檐伸出较多,屋内无间隔。东方县美孚黎中,还有一种“半船形屋”, 在较矮的泥墙上架设半圆形屋顶,分前后两间, 前为外厅,后为内室,有前后门,无窗户, 有竹编阁楼,用以堆放粮食家具等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