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良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良能Liangneng孟子指出的道德范畴,指人先天具有的实现天赋道德观念的道德活动能力,出自《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孟子认为孩童见父自然能孝,见足自然能悌,这都是“良能”的具体表现。人的善端是先天的, 人又有先天的“良能”去实现它。孟子认为良能是人和禽兽的根本区别之一,人应该不断地进行道德修养,保养先天的“良知”、培养这种道德活动能力,使之光大。孟子以后的哲学家深入研究 “良能”,朱熹认为 “良能”是人的一种从善的本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 “良能” 有“灵”、“神”,贯彻于人的感官,提出 “良能”与耳目等感官的生物性的区别。李颙认为“良能”是人人具有的“灵原”。 良能孟子伦理学概念。《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南宋朱熹注:“良者,本然之善也。”良能即人能实现天赋道德观念的能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