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芙蓉锦鸡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08 芙蓉锦鸡图传宋赵佶画。绢本设色,纵81.5厘米,横53.6厘米。自题五言绝句一首,下款署“宣和殿御制并书”,草押书“天下一人”。徽宗传世画面目不一,并非尽出亲笔,“宋中兴馆阁储藏录”记载此轴为御题画,故疑此画为当时画院高手所作,而徽宗亲加题识。此画描绘锦鸡立于芙蓉枝上,目光正注视上方在飞舞的两只蝴蝶,左下一丛秋菊摇曳多姿。芙蓉秋菊双钩工整,锦鸡毛色艳丽,体现宋代画院花鸟画风格。现藏故宫博物院。 芙蓉锦鸡图宋徽宗赵佶作,绢本设色。画上题有徽宗瘦金体书五言绝句一首,右下角题“宣和殿御制并书”及“天下一人”御押。《芙蓉锦鸡图》是北宋院体画艺术风格的代表作,绘一只羽毛和润、色泽绚丽的锦鸡,停落在不畏秋日霜冻的芙蓉枝干上,回首注视着翩飞的双蝶,表现出跃跃欲试,飞身捕捉的神态。在锦鸡和芙蓉花的左下方,一丛秋菊傲霜怒放,在微风中摇曳晃动,似与锦鸡、芙蓉花争奇斗艳。全画宾主分明,疏密有致,给人以平稳、均衡的感觉。画家采用双钩填色的画法描绘锦鸡、芙蓉花,设色浓重妍丽,渲染精绝,略有五代画家黄筌一派的遗风,显得富贵典雅。写实技巧相当高超,不仅用锦鸡的华丽羽毛、漂亮长尾来体现珍禽的形体特征,而且还真实地描绘了锦鸡尾翎上的细致斑纹与光泽,而斜偃在画面上的那枝芙蓉花因锦鸡的落下而微微弯曲下垂,不仅增添了花枝的柔美,而且还含蓄表达出锦鸡的体重和下落的动势 锦鸡的回头顾望,芙蓉的欠枝下垂,蝴蝶的翻飞,使花、鸟、蝶三者联成一气,使整个画面彼此呼应,构成有机的整体,且兼备形神,达到呼之欲出的境界。画上御制诗: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 可知徽宗将锦鸡作为创作对象,认为锦鸡具有儒家的五种伦理品德,说他的 “安逸” 生活胜过周朝成康盛世,安居在泾水中的 “凫鷖”,意在粉饰美化自己的统治。然而后世观者并不再领会作者的政治意图,而是着眼作品的艺术成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