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花地玛堂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花地玛堂区

位于半岛北部,是澳门面积最大(2.7平方公里,占半岛40.3%),人口最多(12.6 万人,占半岛36.8%)的一个区,包括青洲、台山、马场、黑沙环、望厦、筷子基等地,大部分土地均为填海所得,目前仍在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填海拓地工程。南面以美副将大马路与圣安多尼堂区和望德堂区相邻,北面与珠海市的拱北接壤。该区过去一直是澳门未有怎么开发的郊区,以农牧业为主,平民房屋也集中于此。20世纪60、70年代以后,澳门经济起飞,本区也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主要行业有纺织、制衣、塑胶、玩具、皮革、电子、电力等。据1989年统计,全澳41%的工业场所均集中于此区。该区北按珠海,也成为来往澳门与内地陆路交通的主要通道。由于工业集中、交通繁忙、人口稠密、市政设施不配套,该区环境问题也相当严重。

花地玛堂区

澳门半岛五区之一,因区内有花地玛堂而得名,原是天主教会的堂区。花地玛堂区位于半岛北部,故又称北区。包括青洲、台山、马场 、筷子基、望厦、黑沙湾等地及新口岸水塘。1986年总面积为2.426平方公里,在五区中面积最大。该区是澳门的工业集中地,1990年该区的工业场所占全澳门总数的41%,其西部的青洲、筷子基等地的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行业有造船、火柴、神香、食品加工、酿酒、肥皂、机器制造、自来水厂等,60年代以后开设一些制衣厂、纺织厂、人造花厂等。其东部的黑沙环、马场等地是新兴出口加工业集中地,主要行业有纺织、制衣、塑料、玩具、电子、皮革等。花地玛堂区是低收入居住区。1991年普查资料表明,该区人口占全澳门人口的35.7%,而有人居住的楼宇却只占全澳门该等楼宇总数的23.6%,每个居住单位平均居住4.23人,为澳门半岛各区之冠。该区居住条件差,是半岛木屋最多的一个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