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花间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362 花间派

晚唐五代词派,因五代时后蜀人赵崇祚编《花间集》而得名。该集选录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李珣等18位词人的词作共500首,并由欧阳炯为之作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词总集。其中多为描写羁旅之愁、闺思之怨与男女嬿婉之情的作品,集中表现了该派的文学主张及创作倾向,呈现出香软浓艳、缠绵悱恻的风格。少量作品能摆脱脂粉之气,而给人以疏淡明丽、庄重清新之感。《花间派》曾对宋词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宋初词坛基本是沿袭其遗风。

花间派

唐末五代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主要词人有韦庄、牛希济、欧阳炯、鹿虔扆、李珣、牛峤等。该派奉温庭筠为“鼻祖”,但仅继承温词中“柔而软”的部分,所作多花间闺情、酒边游冶,风格浓艳香软。影响北宋词坛甚大,直至清代“常州词派”。少数作品亦有较开阔的生活内容。

花间派

唐末五代词派。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后人遂称这些词人为花间派。其中除鼻祖温庭筠外,主要成员大都是西蜀文人。他们继承和发展了温庭筠香软柔弱的词风,多数作品极力描绘女人的音容笑貌、举止服饰,使作品的内容愈加颓靡, 格调更其卑下。少数作品如鹿虔扆、李珣等人的某些篇章尚少脂粉气。这些人当中,以韦庄的成就较高。花间派的词风在词史上蔓延很久,从北宋词坛到清代常州词派都蒙受了它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