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间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花间集词总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十卷。崇祚字宏基,事孟昶为卫尉少卿。里贯未详。此编成于蜀广政三年(940),录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李珣等十八人词作五百首。卷各五十首编次。前有欧阳炯序,谓“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不无清艳之词,用助妖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娼风。”颇切此集特点,并指出此中词作与“宫体”、“娼风”之关系。此编为八十年间才士所撰曲子词之精选, 韵律婉媚, 辞藻艳丽。在《云谣集》未被发现之前,为我国最早的词总集。唐五代间词作,多赖此以传。后世词人有以此为规范步入词坛者,更有诸多词人动辄被以“花间派”目之,虽未见确切、 公允, 而此编地位之尊、影响之深,亦可窥一斑。此书版本颇多,流传至今以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 晁谦之校刻本为早,清代及民国间屡有刊印。 通行的有 《四库全书》本、《四印斋所刻词》本等,《四部丛刊》 本作“十二卷,附补二卷”。一九五八年出版李一氓点校本,详述该集版本源流及诸刻得失,翔实可靠。一九七四年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出版日本青山宏编《花间集索引》,可逐字检索。 307 花间集晚唐五代词集。后蜀赵崇祚编。10卷,选录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李珣等18位词人的500首词作。成书于后蜀广政三年(940),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词集。词集中虽也不乏像韦庄疏淡明秀之作。但多数是抒写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及男女燕婉之情的婉丽秾艳、柔靡华美之作。现存最早刻本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晁谦之校刻本。近人李心若有《花间集评注》、今人华连圃有 《花间集注》。 《花间集》huajianji晚唐五代词选集。五代后蜀赵崇祚编。10卷,选录唐末五代词500首。赵崇祚,字弘基,生平事迹不详。据欧阳炯《花间集序》,此集当成书于后蜀广政三年(940)。在1900年敦煌石室藏《云谣集杂曲子》发现以前,被认为是最早的词选集。 花间集词总集。十卷。五代赵崇祚编。赵崇祚(生平不详),字弘基。据欧阳炯序,此集当成于后蜀广政三年(940)。我国最早的文人词集。全书选录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夐、孙光宪、魏成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十八人的曲子词五百首。《花间集》选录的词人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等三人外,其余十五人都是蜀人或与蜀有某种关系的,因此可以说《花间集》是一部蜀人的词集。《花间集》选录的词人,除温庭筠、皇甫松、韦庄早卒,薛昭蕴、牛峤、张泌、魏成班生卒不详外,其余十一人,《花间集》编定时都在世,因此又可以说《花间集》是一部时贤的词集。 《花间集》Huajianji晚唐五代词总集,十卷。五代后蜀人赵崇祚编选。这部词总集选录了自唐文宗开成元年(836)至后晋天福五年(940)前18家词人的500首词。列于卷首的是晚唐词人温庭筠、皇甫松,标明西蜀词家之所宗;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琼、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和李珣,均为五代词家。花间词派亦由此集而得名。花间派词人以温、韦为代表。其基本内容是写花间月下,男女私情,或写离别相思, 或写绮筵欢会, 多有上层社会奢靡淫乐的生活气息。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对其内容及产生环境有具体说明。当然,其中也有少数有价值的内容。就艺术而言,婉丽香软为其基本风格特色,以“镂玉雕琼、裁花剪叶”之笔,抒写柔婉艳情。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秀丽,虽有差异,但主导面相同。“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花间集序》)花间词正是宫体诗与娼风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功能是 “助欢佐乐”。这种应歌之作刻意雕琢,词采秾艳,婉丽柔靡,对后世词风确有消极影响,但其精美的艺术手法及基本风格,无疑是宋代婉约派词之先导。《花间集》是我国现存文人词最早的总集,陈振羽《直斋书录解题》称之为“近世倚声填词之祖。”《四库全书总目》也说:“诗余体变自唐,而盛行于五代。自宋以后,体制益繁,选录益众,而溯源星宿,当以此集为最古。唐末名家词曲,俱赖以仅存。”此集对宋代及后世词的发展颇有影响。李冰若的《花间集评注》、李一泯的 《花间集校》均可参阅。 《花间集》晚唐五代时的词总集名,五代后蜀的赵崇祚编。他选录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等18家词500首,编成10卷。这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被称为最早的倚声填词之祖。这些词内容多写上层社会的享乐生活和闺情离思,风格婉丽香软,对后代词风有较大的消极影响。版本主要有: 南宋晁谦之校刻本,文学古籍刊印社1955年据此影印出版; 南宋淳熙年间鄂州刻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据此排印出版。校注本有:今人华连圃《花间集注》,商务印书馆1938年出版;李一氓 《花间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981年两次出版。 花间集词总集。五代后蜀赵崇柞编。十卷,选录唐、五代18家词500首。内容多为旅愁闺怨、合欢离恨等“花间”、“酒边”生活。后人称其作者为“花间派”。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宋刻本。今人李一氓有《花间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本。 花间集十卷。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赵崇祚字宏基,生卒年不详,事孟昶为卫尉少卿,而不详其里贯。《十国春秋》已无传。蜀有赵崇韬,为中书令廷隐之子,赵崇祚疑即其兄弟行。词体变自唐,而盛行于五代。自宋以后,体制益繁,选录益众。而溯源星宿,当以此集为最古。唐末名家词曲,俱赖以仅存。其中《渔父词》、《杨柳枝》、《浪淘沙》诸调,唐人仍载入诗集,故诗与词之转变在此数调。于作者不提名而题官职,即文选书字之遗意。惟一人之词,时割数首入前后卷,以就每卷五十首之数,则体例为古所未有。陈振孙谓所录自温庭筠而下十八人,凡五百首,今逸其二。坊刻妄有增加,殊失其旧。其珍本为明毛晋重刊宋本,犹为精审。前有蜀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欧阳炯序,作于孟昶广政三年(940),乃晋高祖之天福五年,后有陆游二跋。其一称斯时天下岌岌,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天下所以岌岌,游未反思其本。其二称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者辄简古可爱,能此不能彼,未易以理推。词集所收词作内容大都写上层阶级的冶游生活和离情别绪,也有写南方风土人情之作,语言优美,接近民歌风格。后来版本较多,解放后有新排本行世。 ![]() 主要责任者: [五代后蜀]赵崇祚;杨鸿儒 责任方式: 辑;注评 出版者: 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地: 杭州 字数: 610 千字 页码: 1-466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I222.82 装帧: 简 语种:中 定价:38.00 出版时间:2013-03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古典名著聚珍文库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古典名著聚珍文库之一,共收录212条词条。 被引频次:39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