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苏步青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苏步青1902—Subuqing

中国数学家。生于浙江平阳。1919年中学毕业后去日本求学,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 1931年在该校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教于浙江大学,次年任数学系主任。1935年参与创建中国数学会,1950年以后曾主持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建。1952年以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校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并曾长期担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苏步青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微分几何学,早期对仿射微分几何及射影微分几何有突出贡献, 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40—50年代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方面取得了系统而深入的成果。70年代以来在中国开辟了计算几何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他又是优秀的数学教育家, 从事数学教育达60年, 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
苏步青治学十分刻苦, 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读到三年级, 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就发表在日本的权威刊物 《日本学士院纪事》上,引起轰动。在当研究生的4年里,他连续发表了约40篇论文。1962年,他总结这一时期工作写成的《仿射微分几何》一书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后, 美国同行对苏步青早在20年代已做出如此经典性的工作惊羡不已。
1931年, 苏步青谢绝了日本同行的恳切挽留和优厚待遇, 回国到浙江大学任教。同时担负起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当时浙大数学系只有几百本数学书,期刊和资料更是少得可怜。为了研究和教学的需要,1934年他利用暑假专程去日本查阅资料,不分日夜地翻译,抄回了46篇论文,共20多万字,回到学校就靠这些资料作为教材。
1931年苏步青初到浙大,就和陈建功分别主持了微分几何与函数论两个讨论班, 此后不管条件多么困难都一直坚持了下去。讨论班由科研课题相同的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组成,内容多种多样,有时介绍国外的文献和动态,有时阅读并讨论重要论著,有时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形式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做学问的能力。抗战期间,学校先后迁至广西宜山、贵州遵义,环境极为艰苦,没有教室,苏步青就把学生找到山洞里,他们搬来两条木凳,围着一张石桌开始了讨论。苏步青说:“此后,这儿就是我们的数学研究室。山洞虽小,但数学的天地是广阔的。”当时参加讨论的学生,后来都成了优秀的数学家。
苏步青的教学以要求严格著称, 对于想在学业上偷懒的学生,他从来不肯原谅,而他首先是对自己严格要求。1931—1946年,他教了15年的微分几何,每教一次就作一次修改,删掉次要的部分,增加新的内容,特别是把自己写论文的心得与成果增加进去, 备课的功夫从没少花过。1947年他出版的教材 《微分几何学》就是这十多年努力的结果。1978年8月20日,上海遇到百年未有的暴风雨,复旦大学校园内水深过膝。第二天正是数学讨论班活动的日子, 原定由一位青年教师做报告,苏步青答应去参加,但这一天风雨依旧,大家都认为苏步青不会来了, 苏步青却不顾家人的劝阻和76岁的高龄,卷起裤脚,撑着雨伞,涉着深水,及时赶到了讨论地点。所有的人都被感动了,那位青年教师眼眶有些湿润,用激动的声音开始了他的论文报告。
1978年夏天, 苏步青已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仍不顾年事已高,工作繁忙,应邀到杭州大学去讲学,当时杭州的气温高达摄氏41°, 他却在7天中讲了20个小时的课, 其中许多内容是他十余年来阅读国外新作的收获与心得。后来他以这次讲学的内容为基础写成了著名的《微分几何五讲》于1979年出版,1980年还被译成英文出版。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英文版序言中写道: “一本优美的书,总结了优美的工作成果,而这些工作的大部是在一个美丽的城市 (杭州) 完成的。”

苏步青

苏步青 (1902年—),浙江平阳县人。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上中学时,受 “科学救国” 的影响,发奋读书,在数学方面崭露才华。1919年,他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在东京工业学校电机系,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求学。1927年大学毕业后,直升大学研究院当研究生。
在日本留学期间,苏步青以惊人的毅力,焚膏继晷,刻苦攻读,连续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并提前通过论文答辩,于1931年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日本的学业刚一结束,热爱祖国的苏步青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携带妻子回到了祖国,应聘到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身为教学系主任的苏步青和著名几何学家陈建功一起在浙江大学教学系树立起了严谨治学的风气,数学讨论班的建立更为高级数学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泛的天地。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日子里,苏步青和浙大师生一起举校西迁,在烟熏火燎的油灯下,他著书立说,批改作业;在敌机空袭的山洞里,他和学生一起读书研究,讨论学术问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苏步青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抗战胜利后,苏步青不顾个人安危,慨然允诺进步学生的要求,当上了保护学生、与国民党抗争的训导长。他支持教师罢教、学生罢课,营救被捕学生,以一个进步教授的正义行动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苏步青任浙江大学教务长,把浙大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的学风继续发扬光大。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到复旦主持数学系工作,后任教务长,副校长。1956年,他获得了新中国第一次颁发的国家科学奖; 1959年3月,苏步青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苏步青非常注意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他常鼓励他的学生超过自己,并在学术上,事业上给他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国家培养了一些杰出的科学人才。“文革” 期间,苏步青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遭到了无休止的批判,但他矢志不渝。下工厂劳动,他就用自己的知识为工人解决实际问题,看到有青年教师在偷偷搞研究,他积极支持引导。在乌云密布的日子里,苏步青不仅培养了像许方华这样的青年数学家,还培育了一大批有数学才能的青年的茁壮成长。“四人帮”粉碎后,年愈古稀的苏步青重新焕发了青春,1978年担任了复旦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实践中,他平生创立了老、中、青学术梯队,为高等学校培训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高级人才提供了重要借鉴。

苏步青

苏步青(1902—),浙江平阳县人。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上中学时,受 “科学救国” 的影响,发奋读书,在数学方面崭露才华。1919年,他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在东京工业学校电机系,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求学。1927年大学毕业后,直升大学研究院当研究生。
在日本留学期间,苏步青以惊人的毅力,焚膏继晷,刻苦攻读,连续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并提前通过论文答辩,于1931年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日本的学业刚一结束,热爱祖国的苏步青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携带妻子回到了祖国,应聘到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身为教学系主任的苏步青和著名几何学家陈建功一起在浙江大学数学系树立起了严谨治学的风气,数学讨论班的建立更为高级数学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日子里,苏步青和浙大师生一起举校西迁,在烟熏火燎的油灯下,他著书立说,批改作业;在敌机空袭的山洞里,他和学生一起读书研究,讨论学术问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苏步青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抗战胜利后,苏步青不顾个人安危,慨然允诺进步学生的要求,当上了保护学生、与国民党抗争的训导长。他支持教师罢教、学生罢课,营救被捕学生,以一个进步教授的正义行动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苏步青任浙江大学教务长,把浙大的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学风继续发扬光大。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到复旦主持数学系工作,后任教务长,副校长。1956年,他获得了新中国第一次颁发的国家科学奖; 1959年3月,苏步青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苏步青非常注意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他常鼓励他的学生超过自己,并在学术上,事业上给他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科学人才。“文化大革命”期间,苏步青被打成 “反动学术权威”,遭到了无休止的批判,但他矢志不渝。下工厂劳动,他就用自己的知识为工人解决实际问题,看到有青年教师在偷偷搞研究,他积极支持引导。在乌云密布的日子里,苏步青不仅培养了像许方华这样的青年数学家,还培育了一大批有数学才能的青年的茁壮成长。粉碎 “四人帮”后,年逾古稀的苏步青重新焕发了青春,1978年担任了复旦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名誉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实践中,他平生创立了老、中、青学术梯队,为高等学校培训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高级人才提供了重要借鉴。

苏步青

中国数学家。1902年9月23日生于浙江省平阳县。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教务长。1952年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教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部主任、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第5、6届全国人大常委、第7届、第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世纪40~50年代开始研究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70年代,创立了计算几何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应用于工程中的外形设计。许多数学家如谷超豪、李大潜、胡和生院士都是他的学生。中国数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曾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