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苦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苦参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清热燥湿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蕃牧纂验方》。又名地槐、骄槐、芩茎、牛参、牛人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图)。切片,晒干,生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苦, 寒。入肝、肾、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 杀虫灭疥。《养耕集》: “解风热, 去热毒。”主治: ❶牛血痢证, 与归尾、苍术、黄连、炒槐花、炒地榆等配伍(《抱犊集》)。
❷马肺风毛燥,与人参、玄参、紫参、沙参、秦艽、何首乌配伍,如五参散。
❸马疥疮, 与白头翁、苦楝皮配伍(《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牛、马15~60克; 猪、羊6~15克。为末或煎汤灌服。脾胃虚寒者忌服。本品含多种生物碱: D-苦参碱(D-matrine)、D-氧化苦参碱(D-oxy-matrine)、槐花醇(D-sophoranol, 5-hy-droxymatrine)、L-臭豆碱(L-anagyrine)、L-甲基金雀花碱(L-methylcytisine)等。有利尿作用, 对肠运动机能有双相调节作用, 有止痢止泻作用。对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抗滴虫作用与蛇床子相近。并有防止白细胞减少作用。

苦参

苦参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我国各地均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效。主治下列病证:
❶泻痢便血,黄疸尿赤。对湿热所致腹痛泻泄,下痢脓血,大便下血,痔疮出血,单用或配木香、黄连、生地等;对湿热黄疸,可与山栀子、茵陈、黄柏、大黄等相配。
❷带下阴痒,湿疹疥癣。对湿热下注,带下色黄,阴肿阴痒以及湿疮湿疹,皮肤瘙痒,可与地肤子、车前子、蛇床子相配,内服外洗均可;对疥癣等皮肤病,可配枯矾、硫黄等制成软膏外涂。本品杀虫止痒之效颇佳,单用煎汤外洗,治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以及皮肤瘙痒症,均有很好的止痒效果。苦参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慎用。反藜芦,不可与之同用。

苦参lightyellow sophora

Sophora flavescens Ait.,豆科,槐属。灌木。常生于沙地或荫蔽山坡。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日本及朝鲜也有分布。主根外皮黄色。幼枝疏被毛。羽状复叶,小叶15~36枚,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背面密生平贴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状,5齿裂;蝶形花冠淡黄色,旗瓣匙形;雄蕊10枚,基部略合生;子房上位。荚果于种子间微缢缩,略呈串珠状。全草药用。根能清热、利尿、燥湿、杀虫,抗菌消炎,但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种子有明目之效,含油11.3%,可作农药;茎纤维可织麻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