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苦菜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苦菜花》kucaihua

当代优秀长篇小说,冯德英著。冯德英(1935— )是山东省牟平县人。1952年春开始练习写作。1955年正式创作《苦菜花》,1958年出版;还创作了长篇小说《迎春花》、《山菊花》,被统称为“三花”。
《苦菜花》是冯德英的代表作。它根据作者耳濡目染的抗战年代的真实生活素材创作而成,作者说有不少情节几乎完全是真实情况的写照,几乎所有人物都有一定的模特儿为蓝本,并且经过三易其稿和反复修改、扩充,浇灌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它从1937年写到1945年春夏之交,通过山东昆嵛山区王官庄扫荡与反扫荡的斗争,展现胶东半岛8年抗战的悲壮风云的变幻起伏,从正面直接再现整个抗战的历程,歌颂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斗争业绩和不屈不挠的奋战精神,形象地告诉人们:抗战胜利是革命军民用鲜血、生命、意志赢得的。由于汉奸、伪军、日寇相互勾结,由于汉奸不断打入抗日政权内部从事告密与谋害活动,由于日寇和伪军不断地实行血腥的扫荡与屠杀,因此斗争异常复杂、残酷,革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突出地表现夺得抗战胜利的艰苦性、残酷性,正是它题材内容的独异特色。
它的另一独异特色在于塑造了一位抗战母亲形象。她的小名叫寻子,是熬受过旧社会种种苦难而坚强挺立着的中年农妇。残酷的斗争实践是她性格发展的决定因素,她受过日寇的多种毒刑,她为民族的利益牺牲了心爱的女儿嫚子,她用自己最大的心血给八路军做每一双鞋,她冒着生命的危险主动去完成侦察敌伪据点的任务,直至忍着伤痛微笑着见到抗战胜利红旗的飘扬。她就是这样一位既满怀慈爱,又满怀愤恨,既质朴平凡,又刚强可敬的抗战母亲形象。
它在艺术上的独异特色在于追求细腻逼真的写实风格,在于用一个又一个的惊心动魄、血泪交流的悲壮场面构成故事,这同真切地再现民族压迫的深重性和民族斗争的艰苦性的使命是相适应的。

苦菜花

长篇小说。作家冯德英著。1958年出版。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仑山地区军民的战斗生活为题材,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残酷斗争中的觉悟、成长和崇高品质。成功地塑造了革命母亲— —仁义嫂的形象。

苦菜花

长篇小说。冯德英著。写成于 1958年,1958年解放军文艺社出版(另有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出版后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曾改编成同名电影。小说以胶东半岛昆仑山地区王官庄的抗日斗争为焦点,通过母亲——仁义嫂一家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本质和汉奸走狗的卑鄙丑恶灵魂,生动地反映了根据地人民在艰苦的年代所表现出的英勇不屈的精神。英雄的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抗战史诗,历尽艰难曲折,终于配合部队消灭了日军汉奸,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母亲的艺术形象。作者把人物置于极其严峻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在公与私、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刻画她的觉醒和成长,展现了她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灵魂的崇高纯洁,是“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学中创造的第一个比较丰满、完整的母亲形象。作品的语言清新流畅,鲜明生动,富有很强的表现力。1965年由作者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