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范源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范源濂1876~1927字静生。湘阴人。1898平(光绪二十四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后留学日本。归国后,历任学部主事、清华学堂校长。1909年(宣统元年)发起组织尚志学会,附设医院和学校。次年统学部参事。辛亥革命时,参与光复南京活动。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次长。后历任中华书局编辑部长、护国军务院驻沪委员、段祺瑞内阁教育总长兼内务总长。1918年,与严修等赴美国考察教育。1920年任靳云鹏内阁教育总长,次年辞职。1922年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24年再被任命为教育总长,未到职。旋任中国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干事长。1926年任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校长。病故于天津。 范源濂1876—1927字静生。湘阴县人。维新运动时期入长沙湖南时务学堂学习。戊戌政变后,与蔡锷等东渡日本留学。先受学于梁启超在东京办的大同学校,后转学日本东亚商业学校,毕业于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和日本法政大学法政科。清光绪三十年 (1904) 回国,先在湖南从事教育活动,1905年被清政府任命为学部主事,协理法政学堂的筹建工作,后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宣统二年(1910),充学部参事,参与制定学制和学堂章程。辛亥革命时参与光复南京的活动。1912年任临时政府教育部次长、总长。1913年转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部长。1916年任护国军务院驻上海委员,参与护国运动。同年7月,出任段祺瑞内阁教育总长兼内务总长。他组织召开会议,撤销原《教育纲要》,重新制定大学章程,大学实行按专业分科。1918年与严修等赴美考察教育。1920年任靳云鹏内阁教育总长。1922年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主张将庚子退款用于发展中国各种科学研究机构和留学生补助经费。1926年首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次年病逝于天津。 范源濂1877—1928现代教育家。字静生。湘阴人。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人东京大同学校、东亚商业学校。此期间仿照日本明治维新的旧规,办速成法政师范学堂。1904年回湖南倡议并招收12名女生到日本东京实践女校。1905年回国任北京政法学堂主事。1906年与志同道合者同创殖边学堂,招收学生百余人,教蒙藏语言、垦殖等课。后又筹办优级师范学堂、清华学校。1909年,发起组织尚志学会,并开办附设医院和学校,编译文化和科学书籍。1910年任学部参事,参与修定壬子癸丑学制及各级学堂章程。辛亥革命后,加入国民协进会及由该会演变而成的共和进步党。1912年3月,任唐绍仪内阁教育次长,6月,陆征祥组阁,任教育总长。1913年1月辞职,任中华书局总编辑部部长。1916年7月,二任教育总长,次年兼任内务总长,并与黄炎培等人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年11月与严修赴美考察教育制度。五四运动期间,与梁启超、林长民等组织尚志学会,邀请西方著名学者杜威、罗素来中国讲学。1920年8月,三任教育总长,次年5月辞职,专事生物学研究。1926年首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指出: “教育为培养国力之要务。如果教育能从明世界之大势、示科学之重要、振尚武之精神、阐爱国之真义四方面努力,就可以救时局之危机,发无限之国光,中国还是有希望的。” 著有《说新教育之弊》、《今日世界大战中之我国教育》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