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茶枝梢黑点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茶枝梢黑点病tea shoot blight

茶树半木质化新梢病害之一。中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
症状 发病初期呈现不正形、灰色斑块, 病、健部分界不明显;后期, 病斑表面散生圆形或椭圆形、稍突起、略有光泽的黑色小点。
病原 内心盘菌学名为Cenangium sp.,属柔膜菌目柔膜菌科内生盘菌属。病斑上所见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囊盘, 革质、无柄、散生, 直径约0.5毫米左右。子囊棍棒状, 直或略弯, 长宽为114~172×24微米, 内生8个子囊孢子, 排列不规则, 常在上部为双行排列,下部为单行略呈交互排列。子囊孢子无色、透明、单胞、长椭圆形或梭形, 直或弯曲, 长宽为22~42×5.5~7.5微米。子囊间有侧丝, 比子囊长, 长宽为66~363×3.3~4.4微米。
侵染规律 病菌在有病枝梢中以菌丝体和子囊盘越冬, 翌年5~6月子囊孢子成熟借风、雨飞溅, 侵入新梢。整个生长季节中只有初侵染而无再侵染。凡春梢留养多、台刈修剪后抽生嫩梢多、尤其是母穗园发病都较多, 品种间有显著的抗病性差异。
防治 因地制宜选育或引进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早春根据树势和病害发生发展程度, 决定修剪高度, 尽量将病梢剪除并移出茶园, 妥善处理; 合理施肥,剪除细弱枝, 清除枯枝落叶, 发病重的茶园适时喷用50%托布津600~1000倍液, 有较好效果。


茶枝梢黑点病

茶枝梢黑点病tea shoot blight

中国各茶区均有分布。在半木质化新梢上出现灰黄色椭圆形斑块,上生有光泽的黑色小点。病原菌Ce-nangium sp.,属柔膜菌目柔膜菌科。子囊盘直径约0.5mm。子囊棍棒形,大小为114~172μm×20~25μm。子囊孢子无色透明,长椭圆形,大小22~42 μm×5~7 μm。以子囊盘或菌丝体在病梢上越冬。翌春形成子囊孢子传播,并侵入新梢。台刈后抽出的新梢上发生较多。可因地制宜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系或品种;加强树势管理增强抗性;发生严重茶园可喷洒杀菌剂。

茶枝梢黑点病

1.子囊及子囊孢子 2.子囊及侧丝 3.病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