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草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草原指在自然条件下不宜于耕种农作物,不适宜生长树木或树木稀疏,而以生长草类为主,只适于经营畜牧业的广大面积的天然草地。草原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全世界约有458亿亩,中国有43亿亩,是大面积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草原植被类型之一。参见“农业”中的“草原”。 草原steppe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时为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分布于温带,是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草原地区年降雨量较少,而且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冬季少雪严寒,具明显的大陆性气候。植物以丛生禾本科为主,如针茅属、羊茅属等。此外,莎草科、豆科、菊科、藜科植物等占有相当比重。中国草原是欧亚草原的一部分,从东北经内蒙古直达黄土高原,呈连续带状分布。此外,还见于青藏高原、新疆阿尔泰山前地区以及荒漠区的山地,大致从51°N起南达35°N,根据建群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可划分为4个类型: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