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菊花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菊花酒古代酒名。《西京杂记》和《搜神记》载: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华通花。吴均《续齐谐记》所载九月九日“登山饮菊酒” ,也指菊花酒。上官婉儿《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新唐书·李适传》载,中宗景龙二年(708 ),李适为学士。“凡天子飨会游豫,唯宰相及学士得从。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酒称寿”。李适《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 白居易有《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诗。此酒后加地黄、当归、枸杞等,成了药酒。 164 菊花酒用菊花、药材、粮食共同酿制的药酒。在重阳节时饮用。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 菊花酒古代酒名之一。亦作“菊华酒”。简称“菊酒”。旧俗于重阳日多饮此酒,以象征吉祥,祛灾免祸。酿菊酒,早在汉魏时代就已盛行,宋代窦苹 《酒谱》:“汉人采菊花并茎叶酿之以黍米,至来年九月九日,熟而就饮,谓之菊花酒。”李时珍也说:“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由于菊花有散热祛风、降火解毒的功效,故菊花酒被誉为“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 的药酒 ( 《本草纲目·附诸药酒方》)。 菊花酒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节令酒。相传该日饮菊酒有长寿、消灾和去邪之功。宋人田锡《麴本草》中说: 该酒有清头风,明耳目,去痿痹,开胃健脾,暖阴起阳,消除百病的功效。宫廷饮菊酒始于唐代,宋代宫中饮菊酒时,以菊花、茱萸浮于酒上饮之,这与真正的菊酒是不一样的。在民间,菊酒通常是用菊花茎叶,杂以黍米而酿成的,从本年重九日起酿至次年九月九日始熟。明代宫廷在重阳节所饮菊酒,系以菊花煎汁,再和以发酵用的曲与米酿成,有的还加以诸如地黄、当归、枸杞等多种中草药,以收药补之效。民间重九饮菊酒之俗一直延续至今。 菊花酒汉代酒名,又称菊华酒。汉俗,每年九月九日饮菊花酒,汉初长安宫中就有此俗,后一直流传。因其以菊花酿制,故名。菊花酒的制法为:菊花开放之时,并采菊花及其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