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董解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12 董解元金代诸宫调作家。元代钟嗣成《录鬼簿》中说他是“金章宗(1190—1208)时人”,为“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所作《西厢记诸宫调》,突出崔莺莺与张生爱情反封建一面,摒弃了元稹《会真记》中始乱终弃的描写。宋、元南戏中之《董解元智夺金玉兰传》、元代关汉卿杂剧创作中之《董解元醉走柳丝亭》等,均与其活动、事迹有关。 董解元金诸宫调作家。其生卒年及名号、籍贯均不详。据元锺嗣成在《录鬼簿》 中称其为 “章宗时人”。“解元”疑是当时读书人的通称,以作 《西厢记诸宫调》而著名。宋元时南戏有《董解元智夺金玉兰传》,元关汉卿有杂剧《董解元醉走柳丝亭》,可能都是演唱他的故事,但均不传。 董解元金代诸宫调作家。“解元”是金元时期对文人的通称。董解元其本名有人说在汤显祖所批的 《董西厢》里曾说姓董名良,又有人据某抄本说董解元名琅,但都无确切的根据。在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中记载董解元为金“章宗(1190~1208年)时人”,《太和正音谱》也说他“仕于金”。董解元以作《西厢记诸宫调》而著名。《西厢记诸宫调》后通称《董解元西厢记》,俗称《董西厢》,是一部根据唐代元稹的传奇文本《莺莺传》加工改编而成的作品。描写了张生与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内容充实、结构宏伟,有着追求自由婚姻的反封建的、进步的思想倾向。该作品不仅成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和习用的题材之一,在民间也逐渐普遍流传开来。《董西厢》不仅在曲艺文学方面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音乐上也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全本诸宫调运用了14种不同宫调中的151个基本曲牌,连变体计算在内达444首曲调,可见其音乐曲调之丰富,创作劳动之巨大。董西厢的作品有白有唱,所用的曲调介乎宋词与元曲之间。现存《西厢记诸宫调》的早期版本有1963年发现的明嘉靖本和1957年在绩溪发现的《古本董解元西厢记》,均为明刊本,是现存诸宫调作品中仅有的最完整的一部。 董解元金戏曲作家。卒年及名号、籍贯均不详,约为章宗时人。“解元”疑是当时读书人“通称”。所作《西厢记诸宫调》为现存宋金诸宫调中最完整的作品。 董解元见“艺术”中的“董解元”。 董解元金代诸宫调作家。生平事迹不可考。据《录鬼簿》等记载,他主要活动于金章宗时期(1190~1208)。“解元”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当时对读书人的一般称呼。此人“醉时歌,狂时舞”,“诗魔多,爱选(写)多情曲”。所著《西厢记诸宫调》为金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