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蒜古菜蔬之一。《夏小正》:“十有二月,纳卵蒜”。据晋代崔豹《古今注》云: “蒜,卵蒜也,俗谓之小蒜”。《尔雅·释草》:“蒚,山蒜”。可见,先秦时人们食用的多是小蒜、山蒜。蒜,味极辣,常入调味品,“五代宫中呼为 ‘麝香草’”(陶谷《清异录·蔬菜门》)。后世又有白皮蒜、紫皮蒜、独头蒜、分瓣蒜之名目。常食,有清血、杀菌之功效。 蒜Suan百合科。鳞茎由数枚瓣状小鳞茎(通称蒜瓣)组成,每个小鳞茎具1片肉质鳞叶,外面被共同的膜质鳞叶包裹,白色至带紫色。叶片线形,扁平。花葶圆柱形,实心,高达60厘米,即通常食用的蒜苔或蒜苗。聚伞状伞形花序,具珠芽,间有数朵花,总苞具喙;花被片6,淡红色;雄蕊6,花丝比花被片短。果多不成熟。原产亚洲西部或欧洲。我国各地栽培。鳞茎供食用或作调味料,内含大蒜辣素,入药,能健胃、止痢、杀菌、驱虫;嫩苗、蒜苔(花葶)供作蔬菜炒食。 蒜百合科葱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亚。中国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栽培。株高可达60 cm以上。鳞茎生于地下。弦状根,分布于5~25 cm耕层,横向扩展直径约30 cm。叶片披针形,扁平。伞形花序。花茎长60~70 cm。蒜的鲜茎由5~6个至数十个鳞芽组成,每个蒜瓣由2层鳞片和1个幼芽组成。染色体数2n=16。生长适宜温度18~20℃。抽苔须经约10℃的低温过程。鳞茎生长需12 h以上的长日照。按蒜皮颜色分紫皮蒜和白皮蒜2种。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