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蔡伦造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蔡伦造纸东汉明帝永平末年,桂阳郡耒阳县人蔡伦入京当了宦官,他勤学好思,经章、和、安帝三朝都受重用,并被封龙亭侯。和帝时曾任尚方令,所制器械,精工坚密。公元105年,他总结西汉以来民间的造纸经验,以树皮、麻头、破布等为原料制造出质地优良的纸张,从而大大地改进、完善了我国的原始造纸术,被传为造纸术的发明人。为缅怀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耒阳建有蔡子池、蔡侯祠,修建了蔡伦墓,供世人瞻仰。 蔡伦造纸东汉时耒阳人蔡伦用树皮、稻草、麻头、破布及渔网等原料沤烂后造出既经济又轻便的纸,人称蔡侯纸。其造纸方法很快推广到全国,改变了过去用简、帛为书,帛贵简重的局面。公元6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后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比欧洲人学会造纸要早几百年,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蔡伦死后,人们于其故里建祠纪念,因蔡曾封龙亭侯,故称“蔡侯祠”。祠旁有蔡子池,传说为蔡伦刷洗造纸用具和漂洗纸张的水池。蔡侯祠后有蔡伦之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