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蔡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40 蔡锷1882—1916近代军事家,爱国将领。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学习。1900年,再赴日本士官学校就读。1904年归国,在江西、湖南、广西从事军事教育。1911年,任新军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夺去兵权,调北京暗加监控,任全国经界局督办。1915年,与梁启超共策划反袁,潜出北京。12月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与袁军曹锟、张敬尧激战于四川泸州(今泸县)、纳溪,屡获胜利。任四川督军兼省长。因病赴日就医,不治逝世。著有《蔡松坡先生遗集》、《军事计划书》、《五省边防计划》。 蔡锷1882-1916Cai E中国近代军事家。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事梁启超、谭嗣同,戊戌政变后进上海南洋公学。后留日学军事。1911年(宣统三年)初至云南,任新军协统。武昌起义后,10月末,与革命党人策动云南独立,任云南军政府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委以虚职,实受监视。1915年,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与由拥袁转向反袁的梁启超密议,决定潜回云南策动倒袁。从北京经天津,取道日本,转抵昆明,与国民党人李烈钧、云南都督唐继尧等组成护国军,于1915年12月25日通电宣告云南独立,出兵讨袁。任护国第一军总司令,进军四川。护国军的讨袁义举,深得民心,形成了强大的倒袁声势。随后,广西、陕西、贵州、浙江、湖南等省纷纷独立,迫使袁取消帝制。护国之役后,任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因艰苦转战,积劳成疾,1916年11月病逝于日本。 蔡锷1882—1916Caie中国近代军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生于1882年12月18日(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7岁就学,14岁中秀才。1898年春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影响,后转到上海,入南洋公学。次年赴日留学。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去日本,改名锷,以示投笔从戎,入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回国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任军事教官并参加新军。1911年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后,在云南昆明举兵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并派唐继尧进军贵州,接任贵州都督。“二次革命”中,暗中响应,事败,被袁世凯调到北京,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虚职,实受监视。1915年袁酝酿称帝,他以诊病为由逃出北京,从天津绕道日本抵云南。12月25日唐继尧等通电讨袁,发起护国运动,成立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挥兵进川,屡败袁军曹锟、张敬尧部,后桂、陕、贵、浙、湘省纷纷独立,迫使袁取消帝制。袁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被任为四川都督兼民政长。因积劳成疾,1916年8月赴沪治疗,旋转日本。11月8日病逝于日本东京福冈大学医院。后与黄兴同葬于长沙岳麓山。著有《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1882—1916近代军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弟子。参加过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再次留日习军事,改名锷。1904年回国后于新军中任职。武昌起义后,在昆明举兵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诱调至北京,委以虚职暗中监视。1915年反对袁称帝,逃出北京,12月在云南组织讨袁护国军,自任第一军总司令,率兵与北洋军激战。袁世凯死后任四川都督兼民政长。1916年11月病逝日本。有《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1882~1916原名艮演,字松坡。邵阳人。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入时务学堂,受业于梁启超、唐才常。戊戍政变后至上海,入南洋公学。次年东渡日本留学。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事败后复去日本。1904年毕业回国,任江西随营学堂教官。同年冬再去日本。1950年春回湘,任新军教练处帮办。同年调广西,先后任新军总教练官、陆军小学总办、混成协协统等职。后秘密入同盟会。1911年(宣统三年)至云南,任新军三十七协协统。10月与同盟会员发动起义,被推为总指挥。起义胜利后任云南军政府都督,组织军队进援川、黔,对省政多有革新。二次革命时未表态,旋受袁世凯疑忌,被调入京,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虚职。1915年冬反袁世凯称帝。他托病逃离北京,绕日本辗转回昆明,12月25日与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通电讨袁,组织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率兵入川。袁忧病死,黎元洪继任总统,蔡被任为四川督军兼省长。11月8日病逝于日本。与黄兴同享国葬礼于长沙岳麓山。有《蔡锷集》传世。 蔡锷1882—1916民国将领。原名艮寅,字松坡。邵阳人。1898年 (光绪二十四年) 入长沙时务学堂,接受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维新思想的影响。戊戌政变后于1899年至上海入南洋公学。次年赴日,先后入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1900年与唐才常等人回国,参与将在上海发动的武装起义,事败后再去日本,先后入陆军成城学校、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03年毕业。1904年回国后,曾在江西续备左军随营学堂、材官学校和湖南武备学堂任教职。1905年调至广西,历任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堂总办、新军第一标标统、龙州讲武堂监督、新军混成协协统等职。1911年初赴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10月31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发动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总指挥。云南军政府成立后,出任都督。1913年“二次革命”时,暗中响应,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委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参政院参政等虚职,实受监视。1915年袁酝酿称帝,他化装逃出北京,经天津转道日本,返回昆明,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通电讨伐袁世凯。次日成立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举兵入川,与北洋军曹锟、张敬尧等部激战,先后攻克泸州、江安、纳溪等地。嗣后各省纷纷独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蔡被任为四川都督兼民政长。1916年8月,因病情恶化赴上海治疗,旋转日本就医,11月8日病逝于日本东京。编著有《军事计划》、《曾胡治兵语录》等书,遗著多收入《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民国初期军事家。陆军上将。1882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邵阳。曾赴日本留学。1900年参与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去日本学习军事。1904年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教练新军,1911年10月30日,在云南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任云南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云南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任命为参政院参政,昭威将军。1915年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于12月25日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任护国军第1军总司令。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1916年11月8日,因病去世于日本福冈。主要著作收录为《蔡松坡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