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蕃坊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06 蕃坊

亦称“蕃巷”。唐宋时外商在中国居住的地方。自唐以后,海上贸易日趋发达,外国商人不断增多,政府为加强管理和便利其开展业务,在京都和各重要通商口岸均辟有特别寓居之所,名为“蕃坊”。唐代在长安、广州、明州、泉州、杭州等地都置有蕃坊。宋代蕃坊的数量更多,规模亦不断增大,政府在每一个蕃坊置蕃长一人,管理蕃坊各种事务。

蕃坊

古时在海港城市中外商及外侨聚居之所。亦称蕃巷。唐代中外海上贸易发达,外商、外侨增多,常在港口所在地集中居住,被称为蕃坊。宋朝政府在通商口岸广州、杭州等地设置蕃坊,专供外商、外侨居住,饮食服用听如其俗。置蕃长一人,以外商、外侨中有声望者选充,负责处理蕃坊中各类公事、接待贸易船只及招徕外商等。

蕃坊

亦称“蕃巷”、“蕃市”、“蕃落”,或作“番坊”。唐宋时大食、波斯商人在中国东南沿海某些商埠的聚居区。此称见于唐方千里(字鹄举,太和进士, 高州刺史)《投荒录》一书。据后人考证,广州在“府城之南,珠江北岸”; 泉州在“城南郊,地临晋江”;杭州在“薦桥西至文锦坊间”。由中国政府从“蕃商”中择“最有德望者”为“蕃长”, “管勾蕃坊公事”。“蕃坊”既是社会行政单位,也为自然形成的宗教组织,具有“政教合一”的性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