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薄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薄贴中医外治法。又名膏药。是贴在皮肤上,通过药物的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制作方法是:把一定处方的药物浸在麻油内一段时间,入锅煎熬,待药物枯黑,去渣。再熬至极为稠厚,加入黄丹(用铅与硝、硫黄制成,为黄赤色粉末)拌匀,将锅离火,候药液逐渐凝固后,切成大块,放入凉水中去火毒。用时加热溶化,摊于布或厚纸或薄油纸上,贴于局部。治疗内科疾病的膏药,具有祛风、化湿、行气、活血等作用。治疗外科疾病的膏药,对疮疡能消肿定痛,对溃疡有去腐、生肌收口、护肉等作用。还有一种膏药,是把新鲜药物捣打成膏,用竹签挑起,摊于纸上而成,也有做成薄饼,贴于局部的。现代使用的伤湿止痛膏,即是薄贴的改进剂型。 薄贴膏药的古称。是用油类将药物煎熬至一定程度,去渣后再加黄丹、白醋等收膏;涂布于布或纸等裱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多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和疮疡等病征。如狗皮膏药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