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薛宝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薛宝钗清代作家曹雪芹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出身于“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皇商家庭的薛宝钗,幼年丧父,母亲是金陵王家小姐,兄长薛蟠是个没出息的酒色之徒。这是个商人与贵族结合的家庭,既有注重实利的商人习气,又崇尚礼教,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她家本为让宝钗侍选人宫而进京,后“入宫”成泡影就希望她取得宝二奶奶的名分。宝钗与黛玉虽同样都博览群书,才思敏捷,但她恪守封建礼教,注重现实利益。她表面谦和随分,实际上熟谙世故,善于掩盖自己的真实感情。薛家虽富不贵,后继无人。薛家母子三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就是要实现宝钗和宝玉的“金玉良缘”。宝钗深知自家境况与母亲的良苦用心,加之宝玉的人品和才情在一般王孙公子中又十分难得,故使她对宝玉也产生了感情,但她决不使自己的感情流露。她规谏宝玉改弦易辙,留心功名仕途,走上“正路”。这使宝玉逐渐对她产生反感,骂她“好好一个清静洁白的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蠹之流”。宝钗真诚地做着看来是虚伪的事,似乎对一切都冷淡无情,她不爱“花儿粉儿”,卧床也布置得“一色玩器全无”,就连发生了尤三姐与柳湘莲血的悲剧,也只换来她淡淡一句:“这也是他们前生注定”。对一切都无情,正是她对所有人都好的缘由。她自抽的酒签令“任是无情也动人”,恰是她自身写照。因此,她得到了贾府上下一致好评。贵妃元春从宫里送出的灯谜本不新奇,她故意说难猜;贾母要她点戏点菜,她就专点贾母喜欢的热闹戏文和甜烂食品;就连几乎仇恨贾府每个人的赵姨娘也夸她“会做人”。她深知宝玉黛玉情深,当得知自己将与宝玉成亲,成为“宝二奶奶”时,她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她知道这不是如意婚姻,而封建的道德规范却使她默默咽下这颗苦果,成为徒具形式的“金玉良缘”的牺牲品。薛宝钗同样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只不过她不是叛逆者的悲剧,而是奉守者的悲剧,是宿命的悲剧。宝玉终于为黛玉的“泪枯”,为叛逆理想的破灭,而“撒手悬崖”,去当和尚了;宝钗抱着她的金锁,被活埋在徒具虚名的婚姻里,除了继续吃“冷香丸”以求“芳龄永继”,什么都没得到。曹雪芹所写的悲剧就在于礼教的叛逆者和奉守者都同归于尽。 薛宝钗小说《红楼梦》中人物。出身于皇商家庭,自幼丧父,留心家计,懂得人情世故,为待选宫中才人来到京城,住进贾府。她容貌丰美,稳重端庄,又随分从时,会奉承笼络,博得了上自贾母、下至丫环婢仆的一致好感,被选作宝玉的妻子。但宝玉和她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终于弃家出走,使她活活“守寡”。她是一个维护封建礼教、又成为封建礼教牺牲品的贵族女子的悲剧典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