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藏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藏历中国藏族的历法。此历纪年以五行、十干、十二支配合。十干配五行并分阴阳,十二支则用十二属兽名。藏历9世纪初即已采用,今西藏拉萨大昭寺前保存的*唐蕃会盟碑有载。此历以月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年12个月,全年354日; 闰年13个月,全年384日,用以调整月份和季节的关系。藏历 “望”必须在每月十五日,“朔”不一定在每月初一。 019 藏历我国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为阴阳历的一种,公元9世纪即已采用,吸收了汉族历法和印度历法的特点,到11世纪逐渐形成今藏历“《时轮历》”,18世纪后又吸收清政府《时宪历》作了修改,沿用至今,基本上与中国农历相同。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平年12个月,全年354日;闰年13个月,全年384日,用来调节月份和季节的关系。藏历重视定“望”,不重视定“朔”,即望必须在每月十五,朔则不一定在每月初一。如此藏历与中国农历的日序有时会相差一天。藏历亦采用干支纪年,以“阳阴”与“木、火、土、金、水”相配代替十天干(甲、乙等),以十二生肖(鼠、牛、虎……)代替十二地支(子、丑、寅……),再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成60干支,如甲子为阳木鼠,乙丑为阴木牛,丙寅为阳火虎……。1980年为庚申年,藏历为阳金猴年。藏历还采用廿四节气,并对五星运动和日、月食及西藏地区中长期天气作预报。1951年以后,除用公历外,每年还编制藏历出版发行。 藏历藏族传统历法。一种阴阳合历。始创于松赞干布时期。其纪年以阴阳、五行、生肖相配合,一年为365.27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65年中,置闰月24个,即每32.5月积满一个闰月。 藏历藏族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纪年用十二生肖和四季。七世纪文成公主、八世纪金城公主携历算等中原文化进藏,西藏也派人去中原学习历算,九世纪的*唐蕃会盟碑上,开始使用干支纪年和分孟、仲、季的记月法, 可见夏历对藏历有一定影响。以月球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份和夏历相同,大月30日,小月29日,全年354日;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闰月,全年384日。藏历重视 “定望”,即“望”必须在每月十五。以 “阴阳” 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天干,以十二生肖鼠、牛、虎等代替十二地支。再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 相当于干支。从木鼠年算起, 每六十年一轮回, 藏语称为*“饶迥”, 即夏历的甲子。藏历采用二十四节气, 可计算五大行星运行位置和日月食。解放后, 藏族人民公历、藏历并用。 藏历藏族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以月球圆缺周期为1个月,大小月份和夏历相同。1年有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共354天。每2年半至3年置1闰月,闰年为384天。藏历采用24节气,可计算5大行星运行位置和日月食。自1027年藏历阴火兔年开始,每60年称为1个“饶琼”,即夏历甲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