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藏文大藏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藏文大藏经

藏文佛教典籍总称。分甘珠尔(意为“佛语部”,主要搜集相传为佛所宣说的训诫,相当于汉文大藏经的经、律、秘密藏等三部分)和丹珠尔(意为“论疏部”,相当于汉文大藏经论集、经疏、律疏、论疏、史传等部)两大部分。另有一批藏外著作,称“松绷”,主要收入藏、蒙僧人的有关著述。佛教于7世纪传入西藏后迅速发展。前弘期松赞干布时,藏族学者吞米桑布扎仿照梵文创制了藏文,佛典翻译也从此发展起来。13世纪以前,藏文大藏经一直以手写本形式流传,13世纪以后方有刻本藏经出现。先后雕刻的刻藏经有11种。其中大部分版片已佚,如刻于青海西宁*塔尔寺的塔尔寺版,刻于甘肃临潭*卓尼寺的卓尼版等。版片完好的仅清雍正八年(1730)至乾隆二年(1737)刻于西康德格县的德格版和公元1933年刻于拉萨的拉萨版。德格版藏文大藏经共收佛教典籍4569种,除佛教经、律、论外,还收有文法、诗歌、历算、逻辑、天文、医药、工艺等,大多数是汉文大藏经所没有的。现在正在陆续出版的《中华大藏经》 (藏文部分),集中了以往各种版本藏文大藏经的优点,将是藏文佛教典籍总集的最佳版本。

128 藏文大藏经

喇嘛教经律论总集。由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分组成。相传最早版本是那塘寺写本(那塘大藏)。14世纪后期,噶举派僧人蔡巴·贡噶多吉编定了甘珠尔;日喀则夏鲁寺僧人布敦·仁钦珠编定了丹珠尔。均先后刻印多次。主要版本有万历版、里塘版、那塘版以及德格版、北京版、卓尼版、拉萨版等。藏文大藏经共收佛教书籍4569种,内容浩繁。除佛教经律论外,尚有文法、诗歌、美术、逻辑、天文、历算、医药、工艺等内容。是研究藏传佛教及藏学各门学科的重要文献。

《藏文大藏经》

藏传佛教译传经典总集。大藏经又称“一切经”、“契经”或“藏经”,其主要内容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故又称“三藏”。所谓经,主要是指释迦牟尼为指导弟子修行所说的理论;律是僧徒所应守护之法,即戒律;论是佛弟子们为阐明经律所作的解释。从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之后,藏地高僧即陆续开始以藏文翻译佛经,到14世纪后半叶逐步译传了较为完备的藏文三藏经典,被称为藏文大藏经。该经分《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分,总摄经、律、论全典,《甘珠尔》包括经和一部分律,《丹珠尔》包括论和一部分律,二者目录主要分别由蔡巴·贡噶多吉(1309—1364)和布顿·仁钦珠(1290—1364)编订的。其版本主要有纳塘版、北京版、德格版、拉萨版、卓尼版、理塘版等。内容除三藏经典外,尚有文法、诗词、美术、天文、历算、医药、工艺等内容。

藏文大藏经

用藏文翻译和撰写的佛教典籍丛书。以经、律、论为主, 包括天文、历算、工艺、医药、美术、诗歌等著述,约四千五百种,分“甘珠尔”、“丹珠尔”两大部分。相传最早版本为西藏那当寺古本, 由该寺住持藏僧君丹惹墀及其弟子卫巴洛赛,以萨迦寺藏书为基础,搜集不同版本编纂而成。十四世纪后期,噶举派藏僧*蔡巴·贡噶多吉编订了*甘珠尔,夏鲁寺藏僧*布敦·仁钦朱编订*丹珠尔,均前后刻印多次。最早刻本是明永乐九年(1411)南京雕版的“甘珠尔”和万历二十二年(1594)在北京补刻的“丹珠尔”。此外又有明崇祯年间到清初印的理塘版“丹珠尔”; 清康熙至雍正年间印的那当新版“甘珠尔”、“丹珠尔”以及德格版、北京版、卓尼版、拉萨版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