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藏象学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藏象学说

即“脏象学说”。

藏象学说

中医学关于内脏机能及其活动规律的理论。“藏象”一词,始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藏,古通藏,即脏。广义之藏,泛指居藏体内的内脏;狭义之藏,则专指五脏。此为广义之藏。象,指内脏的解剖形象,如“心象尖圆,如未开莲蕊”;指内脏的生理现象;指内脏的病理征象;指内脏与自然的应象,如心应夏、赤、火、苦等。在象的四个含义中,生理、病理之象,尤为重要。脏居于体内,不易直观,象现于外,可以直观。“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灵枢·本藏》),通过对“象”的观察,就可测知“藏”的生理或病理变化。明代张景岳在《类经·藏象类》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其主要内容,一是脏腑分类。二是论述各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三是论述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五脏之间互生互制关系;五脏与六腑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六腑之间的传化关系以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4个方面的基础:
❶古代解剖知识为其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❷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体验所积累的大量感性知识基础。
❸反复的医疗实践中所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基础。
❹阴阳五行学说为其提供的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的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其理论特点。“以表知里”、“司外揣内”“以常衡变”、“以变测常”等,是其方法学特点。详于论述脏腑功能而略于形态,以及论述生理并联系病理,是其内容特点。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于阐述人体生理、病理,对于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医疗实践,对于摄生防病等各个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脏腑记叙》中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