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虎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15 虎丘在苏州市阊门外。为火成岩残丘,高36米,周围630米,面积约20公顷。景色美,古迹多,为苏州重要名胜。苏东坡说:“到苏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主要景点有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云岩寺塔等。千人石与剑池寓有动人的传说。云岩寺塔高47.5米,砖造仿楼阁式,微向北倾斜,为苏州古城的象征。 虎丘在江苏苏州城西北七里处,为著名风景园林。旧名海涌山。山上有寺,始建于晋,宋时称云岩寺。虎丘胜景在山水联系。唐白居易为苏州郡守时,开河筑堤连达山前,又凿通山麓,引水环山。二山门有断梁殿、系元代遗物。过此缓步登高,有憨憨泉、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等古迹。山路尽头,境域豁然开朗,千人石平坦如砥,广达数亩。此处有白莲池,池中有点头石。剑池在千人石之后,二仙亭西的“别有洞天”月洞门之内。门旁有“虎丘剑池”四个石刻大字,为唐颜真卿所书。门内两崖峭壁参天,中涵深池。池上架飞桥,藤萝垂挂,险峻奇丽。岩壁上有宋米芾的摩崖石刻“风壑云泉”。千人石四周,还有冷香阁、第三泉、可中亭、悟石轩、云岩寺、平远堂、仙人洞、养鹤涧、孙子亭等建筑古迹。最高处为致爽阁,高阁幽雅,平台旷朗。山顶塔院有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为全山最高观赏点,始建于隋,后毁,重建于宋。此外还有百步趋、十八折、画幽轩、玉兰山房和小武当等。 虎丘位于市西北部山塘街西北端。又名海涌山。据《史记》载,春秋吴王阖闾下葬于此,三日后有“白虎蹲踞其上,故名虎丘”。高30余米,广200余亩。中有剑池,两岸划开,中涵石泉,深不可测。相传是秦始皇、孙权发掘阖闾墓时,凿山求剑而成,故名空涧。石壁刻有唐颜真卿书“虎丘剑池”四字,又传“虎丘”二字非颜氏真迹,故有“真剑池假虎丘”之说。剑池前有巨大磐石,广约2亩,平坦如砥,唯中间两处突起,可坐数千人,故称“千人石”,相传晋高僧竺道生曾于此讲经,唐李阳冰篆书题刻“生公讲台”四字。石下有白莲池,池中一石刻“点头”二字,传说“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又有试剑石,传为吴王阖闾试干将莫邪剑所开,又传为秦始皇得吴王殉剑而试剑处。石井泉在剑池西南高处,为一狭长形水池,《吴郡志》云:“四旁皆石壁,鳞皱天成。下连石底,渐窄,泉出石脉中,甘冷胜剑池。”池壁镌“第三泉”三字,相传由唐陆羽品定,故又名陆羽井。此外,还有憨憨泉、真娘墓、孙武子亭、二仙亭、冷香阁、致爽阁、拥翠山庄、云岩寺塔诸名胜古迹。 虎丘位于江苏苏州阊门外,距城3.5公里。又名海涌山,有“吴中第一名胜”、“江南五壑之美”的美名。山上有一座7级8面砖塔,称虎丘塔,始建五代末年,成于北宋初年,气势雄奇,构筑精美。名胜古迹还有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等。 虎丘位于江苏省苏州阊门外。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三天后有白虎踞于坟上,故名虎丘。虎丘主要由断梁殿、憨憨泉、真娘墓、千人石、白莲池、剑池、虎丘塔等组成。剑池相传是吴王藏剑之地。虎丘塔始建于五代末年,塔高七层,全为砖砌,不用寸木,在建筑史上是个创造。虎丘为苏州著名游览胜地,“不到虎丘,未见苏州”。虎丘幽林静谧,花卉鲜艳,传说优美,刻石精细,庭院雅致,池水碧绿,确为江南名胜。 虎丘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山塘街。春秋末年,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丘。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东晋时,司徒王和弟司空王珉在此建别墅,后改为寺院,名虎丘山寺。唐代改名武丘报恩寺,会昌年间寺毁。北宋至道年间重建时称云岩禅寺。清康熙时更名虎阜禅寺。现存古建筑有五代建云岩寺塔和元代建梁殿(二山门),其余均为后代重建。虎丘风景优美,兼有寺宇、山水、园林之美。有“吴中第一名胜”、“江左丘睿之表”美名。主要景点有海涌桥、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真娘墓、孙武亭、千人石、点头石、虎丘塔、剑池、二仙亭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