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蚩尤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蚩尤戏古代民间乐舞。始于秦汉。传说蚩尤头上有角,与黄帝大战时,以角抵敌,后“秦汉间冀州(今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有乐,名 ‘蚩尤戏’ 。其民三三两两,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 蚩尤戏古代民间的一种乐舞。相传蚩尤头有角,与黄帝斗,即以角抵人。主要流行在冀州(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河北部分地区)。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乐书》说蚩尤戏始于秦汉时。南朝时期,梁代任昉的《述异记》中也记载了:“秦汉间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三三两两,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 蚩尤戏乐名。流行于秦汉时期。相传蚩尤是炎帝的后裔,为给炎帝复仇,而作五兵: 戈、矛、戟、酋矛、夷矛,攻伐黄帝。蚩尤氏耳鬓如同剑戟,头上长角,同轩辕黄帝相斗时,以角觝人,人们都因恐惧而不敢相向。秦汉时冀州 (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河北部分地区)民间流行一种乐舞,各叫蚩尤戏,在曲乐声中,人们头戴牛角,装扮成野牛模样,三三两两地相互抵触、争斗,以为娱乐。后来的角抵戏即由此发展演变而来。 蚩尤戏中国最古老的 一种摔跤表演。上古时,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距今五、六千年前传说中的东方九黎族首领蚩尤兴兵作乱,他有弟兄七十二人 (或说八十一人),个个都是钢头铁额,人身牛蹄,头上长着两只牛角,并能吞沙咽石的硬汉。在涿鹿之野,炎帝黄帝携手与之大战,擒杀蚩尤。迫使蚩尤部落南撤,《述异记》载: “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 蚩尤头上有角,这只是一种传闻,所谓 “以角抵人”,指的约类似摔跤或拳击一类的角力。在原始战斗中,除了用棍、刀、斧、枪等武器进行战斗外,还要依靠徒手相搏。这种 “以角抵人” 的战斗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徒手搏斗的技能。后来,这种曾在蚩尤部落里流行过的角力活动,不断流行发展,至秦汉时期,角抵之法在冀州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部分地区)一带,已发展成为一种民间的娱乐活动,“其民三三两两,头戴兽角而相抵,名唤蚩尤戏” ( 《史记·乐书》)。它不但是单纯的角力竞技,而是经过化装、有组合的经过初步艺术化了的角力表演。表演者为了炫耀自己的勇敢和剽悍,在头上装上装饰性的野牛角,两人或三人一组相互角力,互争优胜。可以说,蚩尤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摔跤表演,也是中国古代百戏中 “角抵戏” 的起源。至今广西马山县一带的瑶族,还流传着表现他们先祖“蚩尤公”带领部落从平地迁往高山开荒种地事迹的 “蚩尤舞” 蚩尤戏带有原始色彩的民间舞蹈,角抵戏的早期形式。表演者头戴牛角相抵,既是舞蹈,又是角力。邹县出土的汉画象石有形象描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