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蝇蛆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蝇蛆病由节肢动物昆虫纲多化性蚕蛆蝇引起的常见大蚕病类。蚕蝇蛆产卵于蚕体,卵化的幼蛆啮开体皮,在蚕体内营寄生生活发育生长而致害于蚕体。病蚕症状:产卵部位产生不规律的黑斑,幼蛆寄宿环节肿大,扭曲,会产生紫色蚕。受害蚕儿一般都有早熟现象。防治方法:用300倍、500倍灭蚕蝇稀释液喷洒、添食防治。 蝇蛆病myiasis又称蝇蚴病。双翅目昆虫中一些蝇类幼虫寄生于人畜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常见的病原体有不食蝇类的皮蝇属(Hypoderma)、狂蝇属(Oestrus)、胃蝇属(Gastrophilus)和喉蝇属(Cephalopina);非吸血蝇类的丽蝇属(Calliphora)、绿蝇属(Lucilia)和污蝇属(Wohlfahrtia)。前者成蝇自由生活,形似蜜蜂,口器退化不采食,幼虫为全寄生性,其成熟幼虫(3龄幼虫)分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羊鼻腔及其附近腔窦,马属动物胃和骆驼鼻腔和咽喉而发生蛆病;而后者成蝇嗜食各种食物,幼虫寄生于动物伤口组织内,引起创伤蝇蛆病。牛皮蝇蛆病、羊鼻蝇蛆病、马胃蝇蛆病、骆驼喉蝇蛆病和伤口蛆病均可进行对症治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