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血压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血压xueya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臂的侧压。一般指动脉血压。血压在一次心动周期中是有变化的。当心室收缩向动脉射血时,血压升高,其最高值称收缩压,心室舒张时,血压降低,心脏舒张末期血压最低,称舒 张压。我国正常成年人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血容量、心脏排血功能或外周血管阻力发生变化,都会使血压发生变化。心输出量增加时,主要是 使收缩压升高;外周阻力 增加时,则主要是使舒张压升高; 血管硬化时,脉压加大。测定血压对诊断某些疾病或确定预后很重要。 血压blood pressure血液在流动过程中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1毫米汞柱等于133.3224帕(Pa)。 几种动物动脉血压值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❶心输出量。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称外周阻力。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血压变化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较多,而舒张压升高较少,脉压增大。故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室射血能力。 ❷外周阻力。如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心舒期中血液流向外周的速度减慢,舒张压升高明显,收缩压升高较少,脉压减少。故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形成外周阻力的血管主要是骨骼肌和腹腔脏器的小动脉,因为小动脉长度大、口径小,对血流产生阻力最大。小动脉含有丰富的平滑肌,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能够迅速舒缩活动,改变血管口径。 ❸心率。心率的改变对舒张压影响较大。其他因素不变,心率加快时,由于舒张期缩短,流至外周的血量减少,心舒期末在主动脉中存留的血量增多,导致舒张压升高。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 ❹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在正常机体内,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相适应,血管系统的充盈情况变化不大。如果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如失血)或血管容量增大(如中毒性休克时血管麻痹性扩张),充盈压下降,可使回心血量与输出血量减少,动脉压下降。 静脉血压 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及中静脉时,血压逐步下降,至近右心房的大静脉时已接近于零。如绵羊的股静脉压为11.4mmHg,颈静脉压为0.1mmHg,到腔静脉时血压降低到零。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的射血能力和静脉回流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测定中心静脉压比单纯测定动脉血压更能全面反映心脏和血管的机能状态,常供临床控制补液量的参考。 动物伏卧时,全身各大静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单靠静脉系统中的压差,就可以推动血液流回心脏。但在站立时,由于重力影响,大量血液将沉积在心脏以下的腹腔和四肢的静脉中,使该部位的静脉压升高,不利于静脉血的回流,以致影响心输出量,这就需要外力的作用: ❶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收缩挤压静脉血管时能提高静脉内压,而当肌肉舒张时,静脉管内的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因此,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就起着唧筒作用,推动静脉血液向右心房方向流动。 ❷胸腔内负压的作用。胸腔内压比大气压低,吸气时更低; 由于静脉管壁薄而柔软,吸气时,胸腔内的大静脉受到负压牵引而被动扩张,使静脉容积增大,内压下降,加速静脉血回流。 毛细血管血压 血液经微动脉进入毛细血管时,血压显著降低。哺乳动物体循环毛细血管血压在动脉端约为35mmHg,静脉端约为15mmHg,平均毛细血管血压约为20~30mmHg。毛细血管动、静脉两端高的压差,对推动毛细血管血流起决定作用,也是毛细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因素。不同组织中的毛细血管血压是不同的,如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平均血压高达60~70mmHg,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而肺毛细血管的平均血压只有7mmHg,可防止血浆渗出生成组织液,保证气体交换正常进行。 血压xueya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又称动脉血压。分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 (见图)。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小动脉口径小,血液流过小动脉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所以心脏收缩时射入动脉的血液不可能全部通过小动脉,不少血液停留在动脉中,充满和压迫动脉管壁,这时侧压达到的最高值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由于射血停止,膨胀了的动脉产生弹性回缩作用,其压力继续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并随着血量的减少而下降,到下次收缩前最低,这时动脉管壁所受到的血流侧压力为舒张压。一般来说血压比较恒定。安静状态下,正常成年人收缩压为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90毫米汞柱。血压是用类似于数学分子式方法表示的:分子代表收缩压,分母代表舒张压。如测量得到一个人的血压的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则可以简写为血压120/80毫米汞柱。舒张压经常超过90毫米汞柱,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的人就可认为患有高血压病。舒张压经常低于60毫米汞柱,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的人就可以认为患有低血压病。心脏射出的血量、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及小动脉的口径大小都要影响到血压,如果心脏射出的血多,动脉管壁弹性下降,如老年人动脉管壁弹性减退,外周小动脉口径变小,则血压升高。反之血压则下降。 血压 血压血液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上的压力。以毫米汞柱为单位。测量血压的检压计以大气压为基础,如血压为100毫米汞柱。即表示血液对血管壁压力比大气压高100毫米汞柱。临床指血压即动脉血压,成年人安静时收缩压在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 血压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在动脉内的血压为动脉压,在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的血压分别为静脉压和毛细血管压。产生血压的主要原因是心室收缩所产生的能量一部分表现为对血液的推动力(动能),另一部分表现为血液作用于管壁的侧压(势能)。血液在血管中充盈的本身及血管系统的外周阻力也是构成血压的原因。医学上所指的血压是指肱动脉血压,它可代表主动脉压,其它血管的血压则需冠以该血管的名称。血压的测定是以大气压为基点,用血压高过大气压的数值表示血压的高度,过去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静脉压较低,一般用厘米水柱(cmH2O)为单位(1mmHg相当于1.36cmH2O)。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故主动脉的血压最高,并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升降。血液在流动中不断克服阻力而消耗能量,所以血压也逐渐降落。在各段血管中,血压降落幅度与该段血管对血流的阻力成正比。各段血管的平均血压大致为:主动脉、大动脉为100mmHg,中动脉为97mmHg,小动脉首端为95mmHg,微动脉首端为85mmHg,毛细血管动脉端为30mmHg,毛细血管静脉端为10mmHg,上、下腔静脉为4~12cmH2O。由于肺循环途径短,阻力小,故肺动脉压约为主动脉压的六分之一。 血压blood pressure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表示。形成血压的要素有二:血管系统内血液的充盈度和心脏射血(收缩)的力量。在实验条件下使心脏暂时停止跳动(使血流停止),这时血管系统内各处压力很快取得平衡,测得循环平均充盈压约为933.254 Pa。平均充盈压的高低取决于血量和血管容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血量增多或血管容量减小时,则体循环平均压增高;反之,则降低。心脏收缩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推动血液流动,另一部分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由于血液在流动过程中要克服阻力而消耗能量,故血压从动脉经毛细血管到静脉过程中逐渐降低。一般所指的血压系动脉血压(见“动脉血压”)。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