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血红蛋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血红蛋白xuehongdanbai红细胞中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的蛋白质,由球蛋白与血红素结合而成。分子量约64,500,其中蛋白质占96%。血红素由二价铁原卟啉组成。球蛋白由两对不同肽链组成。每个肽链含1个血红素分子,所以1个血红蛋白分子能结合4个氧分子。正常人血红蛋白(Hb)含血红蛋白A (HbA)、血红蛋白A2(HbA2)及血红蛋白F (HbF)。HbA由一对α链及一对β链构成(α2β2),约占成人血红蛋白的97%。HbA2由α链及δ链组成(α2δ2),占成人血红蛋白的2~3%,HbF又称胎儿血红蛋白,由α链与γ链组成(α2γ2),占胎儿时血红蛋白的60~90%,成人时不超过1%。结构与上述几种不同的血红蛋白称异常血红蛋白,目前发现的已超过300种,但并不都表现为明显的疾病。血红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及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血红蛋白能与氧迅速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也能迅速解离。其结合与解离取决于血液中氧分压的高低,当血液流经肺部时,氧分压增高,使得大部Hb与O2结合成HbO2;血液流经组织时,氧分压下降,一部分HbO2解离,释放出O2,供组织利用。血液对CO2运输的机制比较复杂,其一是当血液流经组织时,CO2分压升高,Hb可以与CO2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到肺部时释放出CO2,而又与O2结合,如此循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如果Hb上的铁被氧化成三价铁,则所结合氧不易分离,失去带氧能力。此外,Hb也能与CO结合,其与CO的亲合力比O2大约200倍,所以空气中只要有少许CO存在,即可有大量HbCO,而使HbO2下降、产生窒息,即煤气中毒。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数目有关。我国成年男子Hb为120~160克/升,女子为110~150克/升。贫血时红细胞与Hb都减少,下降程度与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有关。红细胞破坏后,Hb就降解成其它物质,所以血红蛋白的生理功能只能在红细胞内完成,游离到血浆中后即失去作用。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高等脊椎动物和部分无脊椎动物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素(血红素)的一种结合色蛋白,是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在哺乳动物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占可溶性蛋白质的95%,它由珠蛋白和辅基亚铁血红素组成。珠蛋白是由两条α-链(亚基)和两条β-链(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大多数哺乳动物其α-链由14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β-链由1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血红蛋白的每一条多肽链与一个亚铁血红素分子结合,所以每一分子血红蛋白含有四个亚铁血红素辅基。 血红素结构
血红素中的铁原子通常是二价(Fe2+),只有二价铁的血红蛋白(亚铁血红蛋白)才能与氧结合; 血红素中的铁原子必须与珠蛋白中的组氨酸咪唑基的N结合后才能起到运输氧的作用,单独的血红素不能载氧:血红素与珠蛋白联结后,在结合氧时,铁原子(Fe2+)自身不被氧化,游离的亚铁血红素虽然自身也可以结合氧,但亚铁很快被氧化成正铁状态,失去了运输氧的功能。这些是血红素中铁原子与氧结合的重要特性。 血红蛋白Xuehong dan bai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属于结合蛋白,由珠蛋白和一种含两价铁原子的色素(血红素)结合而成。正常成年男子每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120—160克; 女子为110—150克/升。初生婴儿的血红蛋白含量较高,随后逐渐下降,儿童期最低,至青春期后,增到成人水平。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常表现为降低。 血红蛋白含铁的复合蛋白。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结合而成。红细胞的主要成份。向组织输送氧气并将组织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进行气体交换。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12—16升/100毫克血液;女性11—15克/100毫升血液。参见“生物”中的“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简称“Hb、HHb”。一种最简单的寡聚蛋白质,由2条α-链和2条β-链组成,是一个含二种不同亚基的四聚体,每条链环绕着一个亚铁血红素基团,外形呈结实的近似球状的结构。在血液中起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作用,是一种呼吸蛋白,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复合蛋白,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结合而成的,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正常人血红蛋白的含量与红细胞数量成正比,即红细胞数量多,其血红蛋白含量也高。我国成年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约12~15克,成年女子约11~14克。如果每100毫升血液的血红蛋白男子低于12.5克,女子低于11.5克即为贫血。在老年人中约有10.8%的男子和15.7%的女子有贫血现象。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此外对血液酸硷度还可起缓冲作用。血红蛋白只有存在于红细胞中才能发挥其作用,如果红细胞破裂或溶解,使血红蛋白逸出,则其功能即丧失。 血红蛋白haemoglobin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而成的一种载氧有色蛋白。珠蛋白由两条α和两条β多肽链所组成,每条链以配价键形式与血红素分子相连。血红素内含铁离子,可与氧和二氧化碳分子可逆地结合和分离。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的血液中,起运送氧和运出二氧化碳气体以及缓冲血液的pH作用。也存在于酵母、草履虫、蠕虫、昆虫等低等动物体液中,起贮氧作用。豆科植物根瘤中的血红蛋白,称为豆血红蛋白,由于它与氧的亲和力高,从而使根瘤中固氮酶的周围形成一个低氧的环境,以此保证固氮反应顺利进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