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行中国古代表示人的行为的概念。意即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行中国古代表示人的行为的概念。意即躬

行、行动。在伦理学中指道德行为。孔子将行作为其四教之一。《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他强调言行一致和德行修养,他说:“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宋代理学家认为行和知相联系,个人只有对三纲五常等道德原则规范有认识,再加以躬行持守,才能修养高尚的德行。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则认为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否认了知行的差别。这些观点都认为知和行是相统一的,并强调行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意义,这一点是有价值的。但他们所认为的行主要是个人修身意义上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实践有本质区别。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