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行为主义心理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xingwei zhuyi xinlixue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在一系列问题上争论不休的时候, 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另一种思潮:行为主义的思潮。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J.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行为主义派别有两个重要特点:
❶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❷反对内省,主张实验方法。作为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的华生认为,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进行研究,所以,心理学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他曾说过,在一本心理学书中, “永远不使用意识、心理状态、心理内容、意志、意象以及诸如此类的名词,是完全可能的……它可以用刺激和反应的字眼来加以实现。”该派别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它过于走极端,不研究心理和意识现象,所以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这条道路实际上也是行不通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Xingweizhuyi xinlixue

是主张研究有机体行为的心理学。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创始人是J·B·华生。1913年,华生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的文章,是这一学派诞生的标志。其理论体系的要点是:❶主张心理学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以行为而不以意识作为研究对象。
❷摈弃以内省法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代之以客观观察法。
❸认为对行为的研究应包括刺激(S)与反应(R)两个方面,S—R公式是解释行为的基本原则。刺激是指外界环境和身体内部的变化,如光、声音、饥、渴等;反应是指有机体所做的任何外部动作(外部反应)和腺体分泌(内部反应)。反应有遗传反应和习得反应两种,复杂反应和动作技能是通过建立条件反射学会的。
❹主张在客观心理学体系内,彻底废除一切因袭的主观性名称,代之以客观性行为术语,如称情感为内脏反应,思维为无声语言,人格为一切动作的总和。行为主义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成为最有影响的心理学派。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新行为主义继承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客观心理学传统,同时由于受到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思想的影响,其客观心理学主张更富有科学哲学的色彩。他们一般不再简单地沿用华生的刺激—反应行为公式,而在各自的研究和理论中,都把行为看成是更复杂的受多种变量影响的函数。主要代表有:C·L·赫尔、E·C·托尔曼和B·F·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中国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之一。20世纪初创始于美国。有新旧之分。自1913年被看作行为主义诞生标志的《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一文的发表到20年代末,为早期或旧行为主义阶段,即通常所说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是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共证和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意识。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通常由各种环境刺激所引起。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确定刺激与反应间的规律,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而不是内省法。该学派在美国心理学界以至国际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