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的军事哲学著作。写于1936年12月。编入《毛泽东选集》第1卷。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驳斥了“左”倾机会主义者在战争问题上的唯心论和机械论。指出战争是阶级社会的必然产物,只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才能消灭战争。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正确方法是主观指挥和客观情况相符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对战争的指导一定要符合客观情况及其发展规律,应着眼其特点和发展,这样才能有正确的战术,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文章在分析敌我双方政治、军事等情况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和从小到大、以弱胜强的发展规律。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形式是“围剿”和“反围剿”的长期反复,并制定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和诱敌深入、集中兵力、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作战原则。阐述了战争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运用辩证的方法对战争中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全局和局部、顺利条件和困难条件、进攻和防御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说明。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军事著作。毛泽东著。完稿于1936年12月,于1941年由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在延安出版发行单行本,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此文是毛泽东第一篇全面论述军事战略的学术文章,是为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反对王明 “左”倾冒险主义而作。曾在陕北红军大学进行演讲。作者后来讲过,全文未完,尚有战略进攻、政治工作及其他问题,因其时西安事变发生,只好搁笔,未再续写,现有5章。其基本内容是:
❶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指出战争是私有制产生以来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阶级和阶级、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互相斗争的最高形式。区分战争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革命战争是正义战争,其目的在于消灭战争。提出了战争的规律性、特点,战争指导规律及其可知性。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指导能力等重要观点。
❷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战争的领导者,它的正确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是在革命和战争实践中,在同“左”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❸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
❹概括了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与特点,即敌人的 “围剿” 和红军的反 “围剿” 及这二者的长期反复。
❺总结了红军作战的基本特点,即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毛泽东的这篇军事力作,系统地说明了中国革命战争有关战略方面的诸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军事路线上的大争论,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为毛泽东军事科学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