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医八事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行医八事图诊法著作。清丁雄飞撰。一卷。雄飞字菡生,白门 (今江苏南京市) 人。世医出身。喜读书,善交游。著述多达九十八种,今多不存。《千顷堂书目》载记十之二三。雄飞因读韩飞霞《医通》深受启发,有感于当世行医草率,察病处方极不认真,故撰此书。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所论医有八事: 即地、时、望、闻、问、切、论、订。此八事均指在诊察施治中: 一问何地人,因风土秉赋不同,病因病症亦异; 二问时令季节,病由节气感触而激发; 三望患者外部表情,面色,体态形状,行动有疾徐,面色有青黄红白黑,须应合四时变化; 四闻声音,须合五脏,如肝呼、肺悲、肾呻、脾歌、心噎等; 五问何日始发,因何所致,何处痛楚,昼夜孰甚,寒热孰多,喜恶何物,曾服何药;六切脉,察寸关尺,浮中沉; 七论病断,病情病理分析,采取治疗措施; 八订药物,主治用药,先后用方。凡此八事,各绘图格,临证一一填注,有助于纠正临床草率与诊断偏颇,提高疗效。文简意赅,切于实用。有康熙三十四年 (1695) 新安张氏霞举堂刊 《檀几丛书》 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