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路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行路难》乐府体诗。作者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此诗写的是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农民起义攻陷开封的事。当时的开封是明朝周王朱枵的封地。明军在战败援绝的困境中,策划了 “以水代兵”的毒计,企图扒开朱家寨黄河大堤冲击李自成军队。九月,恰遇大雨,黄河决口,洪水破开封北门,穿东南门出,周王仅带其妃、子等少数人狼狈逃出。本诗以 “君不见黄河之水从天来,一朝乃没梁王台” 起句,暗喻滔滔黄河之水使明朝周王毁于一旦的历史事实。然后具体描写了明朝周王集团的兴衰胜败。“梁王台成高崔巍,禁门平旦车如雷。” 极言周王府往日的煊赫气势。“千尺金堤坏,百里严城开。” 一句则笔锋陡转: 而今黄河则冲决了如金属铸就的千里大堤,摧毁了百里坚固的城池。然后作者自问自答: “君臣将相竞安在?化为白鼋与黄羆。” 昔日的君臣将相如今早已化为白鳖与黄羆,即被黄河怒涛卷没殆尽了。最后一句: “乃知水可亡人国,昆明劫灰何如哉?” 以反问作结,慨叹一场黄河大水造成了一个明朝贵族集团的彻底毁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