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衡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衡器物体称重的计量设备,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按其传力结构形式可分杠杆、弹簧、传感器以及传感器同杠杆混合等4种;按示值机构不同,可分砝码、计量杠杆、字盘和数字显示等4种;按用途不同,可分为地中衡、地上衡、轨道衡、轻轨衡、配料秤、钢材(材料)秤、牲畜秤、皮带秤、吊秤、液体秤、定量包装秤、分选秤、计数秤、测力秤、称量车、粮食秤、包裹秤、人体秤、特种秤、台秤及案秤等21大类。 衡器人类最早使用的衡器是原始天平。约在公元前5000年,埃及就已使用等臂天平秤。中国的度量衡制始于公元前2500年的“黄钟”律,黄钟器已失传。夏代(公元前2140~前1711)始用权衡,权相当于砝码,衡指杠杆。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出现木质杆秤,此后一直沿用2000多年。18世纪,苏格兰化学家布莱克首次将刀子、刀承应用在天平上,从此有了精确的称重器具。1831年,美国人费尔班克斯发明台秤。20世纪中叶出现简单的电子衡器,衡器跨入了电子时代。衡器产品有1000多个规格品种,静态准确度一般都在0.1%以上,动态准确度一般在1%~0.2%。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子衡器迅速崛起。成立40多家独资、合资衡器企业。进入90年代后,能够生产电子衡器的企业已近400家。1998年,全国生产衡器401.9万台,是1985年的3.3倍,是1951年的154.6倍。1998年衡器工业总产值17.9亿元,其中电子衡器占67.3%,出口额为8535.3万美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