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表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表象biaoxiang是人的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大脑中的再现。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记忆表象是人们的感觉和知觉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大脑中原样再现;想象表象是由记忆表象和现有知觉形象重新改造组合成的新形象,可简称为“想象”。表象同感觉、知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感觉、知觉是表象的来源。表象虽然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属于感性认识形式,但是表象是在过去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和概括性。表象比感觉、知觉更前进了一步。表象在认识中有重大作用。表象使人的认识不局限于眼前直接为感官所接触的现象,能够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表象是由直接感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 表象biaoxiang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形象的过程。例如我们现在能在头脑中重现出天安门的雄伟形象。表象具有二个特点:❶直观性。表象呈现的是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例如学生能回忆出老师讲课时的情景,老师的表情、动作、说话口气等都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但是表象的形象性不如感知映象鲜明、完整和稳定。 表象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所以也是审美心理过程的一个因素或现象。哲学上表象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是把物质和意识联系起来的中介。它在科学活动中和在审美活动中有着形式上的区别。科学中,表象以普遍的思想形式出现,是在外界给与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具有概括性的特点。而艺术的或审美的表象,却采取另一种形式,即感性的形式,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从感性形式的表象,展开形象的想象。所谓想象,就是在头脑中改造这种感性表象以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这是心理学领域的范畴。这里表象是介于感知与思维之间的一个中介环节。一方面,它的运动导致记忆的再现;另一方面表象的运动又趋向于主体的特定理想和目的,正是这种特定的理想和目的,可以称之为表象运动的合目的性,决定着主体对表象材料的加工、改造,而完成创造想象的过程。艺术的创造是一个表现与再现的统一,其中表象的运动则是中介。人们把生活中的感受(记忆表象)加工、提炼,按照主体的审美理想创造新的艺术形象的创造,也是表象的再现、变形和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里,表象具有生动的情感特征,情感则是表象运动的动因。 表象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出现的有关事物形象的过程。如老师在课堂上提到长城,学生在头脑中就会浮现出长城的雄姿。表象具有3个特点:其一是直观性,表象所呈现的是以前感知过的人或事物形象,具有生动的形象性。特点之二是概括性,表象虽然来源于感知,但它不是感知的简单再版,表象是经过多次感知形成的,其中事物的某些非重要细节被省略掉了,保留下来的是事物的主要特征。所以,表象反映的不是事物的个别特点,而是反映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表象的特点之三是可操作性,表象在人脑中可以被任意操作、控制。如将英文字母“N”旋转90度之后是什么字母?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使用头脑中的表象,并将其作旋转90度的操作后才能完成。表象的这一操作性特点为形象思维提供了基础。表象在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人的记忆信息库中,语言信息量与表象信息量的比例是1:100,表象在记忆中占有很大比重。表象也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我国心理学家发现,在幼儿进行数的运算过程中,直接由实物计算过渡到抽象计算(数字计算)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加入表象,就能较快地过渡到数字计算。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利用表象来理解抽象的认识。而在许多职业中表象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画家、作家、音乐家、运动员、建筑设计师、科学家等等都离不开表象,任何职业的工作者也是如此。 表象biaoxiang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也就是说,表象是在没有刺激呈现的情况下,人们关于物体的心理复现。表象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表象Biaoxiang储存在个体头脑中的事物的形象。表象反映了事物的感知特征,尤其是空间特征,如大小、形状、方向等。但它并不等同于对刺激的感知,而是与之相对应的更高级的记忆编码,能长期保存,但也相对较不鲜明、较为简略、较不稳定。表象中一部分是记载个人亲身经历的各种情景的,是高度具体的,但也有些是具有某种概括性的。像“桔子”、“鸟”的表象,就不是关于某一特定的桔子或鸟,而是一般性的形象。另外,有部分表象并不是通过外界直接输入的,而是经由想象产生的新表象(参见“想象”)。从表象产生的感觉道看,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都是能够建立的,不同人身上优势表象可能不同。表象不仅在记录信息方面发挥作用,也是形象思维的基础。表象可以恢复提取,也可以对它进行各种再加工、重新组织、改造,以想象的方式参与问题解决。儿童语言虽不成熟,但很容易产生清晰、稳定的表象,而且难以遗忘,其想象也常常是丰富、新颖的,这是在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和思考问题应充分考虑的。 表象通过感知而在记忆中保存下来的事物的形象。分为不同种:按概括性程度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前者是关于某一个具体事物的形象,后者是关于某一类事物的形象;按产生过程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前者指感知过的事物在脑中重现的形象,后者指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新形象;按形成的主导分析器还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味觉表象、嗅觉表象和触觉表象等。具有形象性和初步概括性的基本特征,是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重要中间环节。 表象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参见“心理学”中的“表象”。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