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衵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衵服yìfú也作“衵衣”。省称“衵”。贴身内衣。《左传·宣公九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晋杜预注:“衵服,近身衣。”《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衡进至操前而止,吏诃之曰:‘鼓史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衡曰:‘诺。’于是先解衵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著之,毕,复参挝而去,颜色不怍。”《晋书·良吏传·王宏》:“帝常遣左右微行,观察风俗,宏缘此复遣吏科检妇人衵服,至褰发于路。”《南齐书·郁林王本纪》:“居尝裸袒,著红縠裈,杂采衵服。”《梁书·王僧辩传》:“时军人卤掠京邑,剥剔士庶,民为其执缚者,衵衣不免。”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徐霖》:“夏月,京府命工搭盖松棚,适一匠者衵服破绽,见其二子,霖竟牒天府云:‘某人受役而不主一,合从重挞。’”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妻感之,鬻及衵衣,无怨言。”苏曼殊《岭海幽光录》:“兵出市棺衾,妃阴置小刀数十衵衣中,整刃外向,丧服哭泣视含殓,与兵出葬北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