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袁宗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袁宗道1560—1600Yuan Zongdao

明代文学家。字伯修,号石浦。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27岁会试第一,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万历十七年辞官归乡,钻研学术。后又入京,官右庶子,任东宫讲席。
袁宗道与其弟宏道、中道,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人称公安派。袁宗道反对贵古贱今,模拟古人,认为文章首先要有思想内容,而绝不仅仅是为了在形式、语言上模秦仿汉,应“从学生理,从理生文”(《论文下》),并且要有真情感。他的诗文创作不事模拟,率真自然,浅显通达,内容多是说理谈禅、抒写闲情逸兴。
著有《白苏斋类集》。

袁宗道1560—1600

明文学家。字伯修,号石浦,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状元,任编修、东宫讲学。与弟宏道、中道齐名,合称“三袁”,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说,崇尚本色,反对摹拟,称“公安派”。尤为推重白居易、苏轼,名其斋为“白苏斋”。有《白苏斋类稿》二十四卷。

袁宗道1560—1600

字伯修,号石浦,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有《白苏斋类集》22卷行世。
袁宗道与其弟宏道、中道志同道合,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人称公安派。三袁中,宏道成就最著,但发起者实为宗道。他在《论文》中,对复古主义进行了激烈批评,说:“古文贵达。学达即所以学古也,学其意不必泯其字句也。……彼摘古字句入己著作者,是无异缀皮叶于衣袂之中,投毛血于殽核之内也。大抵古人之文专期于达,而今人之文,专期于不达。以不达学达,是可谓学古者乎?”他在这里提出应学习古人辞贵达意的精神,否定七子的单纯模拟剽古,可谓一针见血之谈。他还正确说明了文章同语言、思想的依从关系,明确了文字作品必须以口头语言为基础:“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 (《论文》)他又进一步指出,古代著作都是运用当时口语写成的,故能真切表达作者心意。只是由于时代与语言变化,今天读来才艰深难懂,并非原来如此。由此看来,专求古文奇奥以学之,实不可取;而下笔平易,则应为追求的目标。
袁宗道还总结了《史记》等优秀作品的写作特点,批评王世贞等人在文学语言上是古非今的荒谬,并切中要害地指出复古派的病根“不在模拟,而在无识”。由此,可见表宗道对复古主义批判的尖锐、有力。


袁宗道1560—1600

字伯修,号石浦。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曾向焦闳及李贽弟子僧深有问学。万历十七年(1589)归里,九年后复入京,官右庶子,任东宫讲席。因推崇白居易、苏轼,名其斋为“白苏斋”,著有《白苏斋集》。宗道与其弟宏道、中道文学主张相同,崇尚本色,反对摹拟,人称“公安派”。他的散文优于诗歌,率真自然。如尺牍多情运笔端,亲切直率;游记作品也多清淡恬远,清新感人。论说文中有些篇章,浅显通达,警辟有味。然从社会意义认识,宗道许多散文多写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或谈理说禅,逊于宏道。


袁宗道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