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袁宗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袁宗道1560—1600Yuan Zongdao明代文学家。字伯修,号石浦。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27岁会试第一,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万历十七年辞官归乡,钻研学术。后又入京,官右庶子,任东宫讲席。 袁宗道1560—1600明文学家。字伯修,号石浦,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状元,任编修、东宫讲学。与弟宏道、中道齐名,合称“三袁”,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说,崇尚本色,反对摹拟,称“公安派”。尤为推重白居易、苏轼,名其斋为“白苏斋”。有《白苏斋类稿》二十四卷。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石浦,湖广公安(今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有《白苏斋类集》22卷行世。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石浦。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曾向焦闳及李贽弟子僧深有问学。万历十七年(1589)归里,九年后复入京,官右庶子,任东宫讲席。因推崇白居易、苏轼,名其斋为“白苏斋”,著有《白苏斋集》。宗道与其弟宏道、中道文学主张相同,崇尚本色,反对摹拟,人称“公安派”。他的散文优于诗歌,率真自然。如尺牍多情运笔端,亲切直率;游记作品也多清淡恬远,清新感人。论说文中有些篇章,浅显通达,警辟有味。然从社会意义认识,宗道许多散文多写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或谈理说禅,逊于宏道。 袁宗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