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袿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袿衣guīyī妇女的长袍。秦汉时女子常服,服式似深衣,底部由衣襟曲转盘绕而形成两个尖角。汉刘熙《释名·释衣服》:“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清王先谦疏证补卷五:“郑注《周礼·内司服》云:‘今世有圭衣者,盖三翟之遗俗。案三翟,王后六服之上也,故圭衣为妇人之上服。今本‘圭’字加‘衣’旁,俗也。”汉王褒《九怀·尊嘉》:“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上。”《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舞伎正冬著袿衣,不得庄面。”《宋书·礼志五》:“胡伎不得彩衣,舞伎正冬著袿衣,不得妆面蔽花。”《聊斋志异·嫦娥》:“次日,早往,则女先在,袿衣鲜明,大非前状。” 袿衣示意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