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褴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褴褛lánlǚ也作“繿缕”。较正式的服装在领、襟、摆等处均用深色的宽布条缘边,无缘边的衣服叫褴;褛本指衣服开合的地方,后来绽线破败也称褛。泛指破烂的衣服。汉扬雄《方言》卷三:“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谓之须捷,或谓之褛裂,或谓之褴褛。故《左传》曰:‘筚路褴褛以启山林’殆谓此也。”又:“以布而无缘,敝而紩之,谓之褴褛。”唐白居易《渭村退居诗一百韵》:“传衣念褴褛,举案笑糟糠。”《隋书·五行志》:“武平时,后主于苑内作贫儿村,亲衣繿缕之服而行乞其间,以为笑乐。”《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刘公擦摩老眼看时,却是六十来岁的老儿,行缠绞脚,八搭麻鞋,身上衣服,甚是褴褛。”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六:“宋初朝士竞尚西昆体。伶人有为李义山者,衣衫褴褛。旁有人问:‘君何为尔?’答曰:‘近日为诸馆职挦撦,故至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