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褶dié

夹衣。以丝帛制成,有表有里而无絮。《礼记·玉藻》:“襌为䌹,帛为褶。”汉郑玄注:“有表里而无着。褶音牒,夹也。”元陈澔集说:“纩,新绵也。缊,旧絮也。衣之有著者,用新绵则谓之茧;用旧絮则谓之袍;有表而无里者谓之䌹;有表里而无著者谓之褶。”见145、787页“xí、zhě”。


褶xí

❶裤褶的上衣,左衽之袍,后亦有改为右衽者。汉史游《急就篇》:“襜褕袷复褶袴裈。”唐颜师古注:“褶谓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隋书·礼仪志七》:“凡舄,唯冕服及具服著之,履则诸服皆用。唯褶服以靴。靴,胡履也。”王国维《胡服考》:“案胡服之名,《赵策》及《赵世家》皆无文,自来亦无质,言之者,惟张守节正义。以唐之时服当之。唐之时服有常服、袴褶二种(谓日常所服者),今定以为上褶下袴,即以后世所谓袴褶服当之者,由胡服之冠带履知之也。”
❷长衣。袍衫之属。宋庞元英《文昌集录》卷四:“唐制,三品以上紫褶,五品之上绯褶,通用细绫;七品以上绿褶,九品已上碧褶,通用小绫。”
❸明代男子所著长衣。根据不同形制,有大褶、顺褶、褶诸名。统称为“褶”,或称“褶子”。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一九:“顺褶,如贴里之制。而褶之上不穿细纹,俗谓‘马牙褶’,如外廷之褶也。间有缀本等补。世人所穿子,如女裙之制者,神庙亦间尚之,曰衬褶袍。”明范濂《云间据目抄》:“男人衣服,予弱冠时皆用细练褶,老者上长下短,少者上短下长,自后渐易两平,其式即皂隶所穿冬暖夏凉之服。”见32、787页dié、zhě。

褶示意图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匈奴鲜卑卷》)


褶zhě

衣服上的折裥。宋黄庭坚《清人怨戏效徐庾慢体》诗:“翡翠钗梁碧,石榴裙褶红。”《骈雅·释服食》:“襞积,衣褶也。”见32、145页dié、xí。

衣服上折迭过去的部分,一端缝死,一端散开,用熨斗烫倒。

一种不填装绵絮的短上衣,亦称“袭”。《释名》:“褶,袭也。”参见“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