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襟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襟带jīndài也作“衿纽”。连系衣襟的小带。古时服装多无钮扣,衣襟交合后,则以小带系缚之。亦喻指山川环绕,地势险要。《后汉书·蔡邕传》:“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晋左思《魏都赋》:“班列肆以兼罗,设阛阓以襟带。”宋岳珂《桯史》卷五:“宣和之季,京师士庶,竞以鹅黄为腹围,谓之腰上黄。妇人便服,不施衿纽,束身短制,谓之不制衿。始自宫掖,未几而通国皆服之。” 襟带(清改琦《红楼梦图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