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京杂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西京杂记

书名。东晋葛洪撰。2卷。葛洪,句容人,字稚川,官句漏令。所著言黄白之事曰内篇,其余驳杂通释曰外篇。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所著几近500卷。但此书旧载亦作西汉刘歆撰,葛洪辑抄,或作梁吴均撰。原书2卷,据《直斋书录解题》,宋人分为6卷。今2卷、6卷两本并行。是书摭采繁富,取材不竭,葛洪书后有跋,称“以补汉书之阙”。托刘歆语气,叙西汉传闻遗事、掌故、长安宫室、苑囿,间杂怪异。所记饮酎、汉彩女穿七孔针于开襟楼、民间重九佩茱萸、饮菊花酒等故实,皇帝舆驾仪制、七轮扇的制作、新丰的辟建及未央宫、昆明池、上林苑的规模等,均有裨于考证。是书还载有卓文君、王昭君、匡衡、扬雄等人的轶闻故事。今有1卷本,题汉刘歆撰,收入《历代小说》、《说郛》; 6卷本,题汉刘歆撰,收入《古今逸史》、《汉魏丛书》; 6卷本,题晋葛洪撰,收入《稗海》、《四库全书》等; 清卢文弨校本2卷,收入《抱经堂丛书》。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有校点本。

西京杂记

笔记。汉刘歆(约前53—23)撰。原二卷,今本作六卷。一作东晋葛洪撰,或作梁吴均撰。按书中以刘歆口气叙西汉传闻遗事,应为刘歆原撰,《序》云“为刘子骏所撰,以甲乙第次百卷,考比固作,殆是全取刘书,有小异同耳。洪又抄集固所不录者二万余言,命曰《西京杂记》。”于此可见班固《汉书》取刘歆父子所集汉代史料,葛洪又抄集整理班固不录之两万言资料,而成此书。刘歆,西汉古文经学家,沛(今江苏沛县)人,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楚元王交五世孙、刘向少子。曾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无所不通。此书虽经葛洪整理,当亦是最早的笔记之一。全书一百三十八条,文字活泼详赡。所述汉室西京传闻遗事极富资料价值。凡仪驾典章,宗庙祭祀,后宫宠幸,苑囿珠宝,名果嘉树,文人作赋,武士搏虎,乃至节日习俗,宫室规模,皆极一时之盛,可见汉代文物繁荣景象。对帝后贵族的荒淫奢侈有所揭露。对汉代著名故事如戚夫人、赵飞燕姊妹、昭君、卓文君、匡衡、扬雄,乃至“秋胡戏妻”皆有记载。可补史阙,并可了解汉代文人作赋的广阔背景。通行六卷本为《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孔天胤本及《汉魏丛书》本,通行二卷本为《抱经堂丛书》本。

《西京杂记》xijing zaji

历史小说集。作者不详。《四库全书总目》兼题刘歆、葛洪姓名。近人考证为东晋葛洪依托西汉刘歆而作。共129则,都是写发生于西京(东汉人称西汉首都长安)的西汉遗闻轶事。如王昭君为画工所欺远嫁匈奴、卓文君作《白头吟》的故事以及9月9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等,都出于此节,多为后人引用为典故。间杂一些怪诞的故事。文笔简洁而有文采。

西京杂记

古代杂传类著作。或属地理类。其主要记述西汉时期都城长安及其附近宫室苑囿、珍玩异物、风俗民情等。著录首见于《隋书·经籍志》,称二卷,不著撰人。《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一卷,葛洪撰。至宋经重加编次为六卷。书末有葛洪跋语,称家藏刘歆所作《汉书》一百卷,班固作《汉书》时全取此书,葛洪从班固所不取的二万言中钞出为二卷,名曰 《西京杂记》。后人多有怀疑者。此书所载西汉长安风物,对研究古代都城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西京杂记

古小说集。托名西汉刘歆撰,实为东晋葛洪作。记载西汉轶事,掌故计129条,颇为生动。对后世影响较大,所记之事常被称引,并相沿而成典故。有中华书局校点排印本。

西京杂记

历史小说集。旧题西汉刘歆撰,经名人考证,为晋葛洪依托之作。原作2卷,后分为6卷。“西京”指西汉京都长安。《西京杂记》共129则,托刘歆语气,叙写西汉统治阶级与六士的遗闻佚事,夹杂一些怪诞的传说。其中如南粤王赵佗献南海岛屿所产珊瑚树于长安,有关古墓发掘的记述等,颇有资料价值。所记9月9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等,常被后人引为掌故。另外像卓文君、王昭君、杨雄等人轶闻,也都是著名故事。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明嘉靖本,中华书局点校排印本。

西京杂记

六卷。旧题晋葛洪(见《肘后备急方》)撰。原书二卷,后分为六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卷,不题撰人。《旧唐志》作一卷,《新唐志》作二卷,《宋志》作六卷,均题晋葛洪撰。该书末有葛洪跋云:刘歆著有《汉书》一百卷,班固撰《汉书》几乎全取于此,不取者不过二万字左右,今抄出二卷,名曰《西京杂记》,似为葛洪抄辑刘歆《汉书》材料而成,故《四库全书总目》兼题刘歆、葛洪姓名。据近代研究者考证,多以葛洪托名刘歆而作。《西京杂记》为历史轶事类小说,“西京”即西汉的都城长安,所记内容多为西汉统治者与文人名士的遗闻轶事,夹杂一些怪诞的传说。如王昭君为画工所欺远嫁匈奴,卓文君作《白头吟》私奔相如,匡衡穿壁引光读书,司马迁发愤作《史记》,董仲舒阴阳学释冰雹雨雪等故事,都较好地反映了西汉全盛时期文人名士的精神风貌。此书还记录了西汉的宫室建筑、宫廷衣饰器物和风俗民情等,如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常被后人引为掌故,颇有史料价值。此书对后世颇有影响,唐人李善《文选注》与徐坚《初学记》均大量引用此书。文笔简洁而富于色彩,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其“意绪秀异,文笔有可观者也。”二卷本有《抱经堂丛书》本、《正觉楼丛刻》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六卷本乃宋人所分,见《直斋书录解题》,有明万历三十年陕西布政使司重刻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三十一年孔天胤刻本、《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明郭子章与《三辅黄图》 合刻 《秦汉图记》本、《增订汉魏丛书》本、《稗海》本、快阁藏书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龙威秘书》本、《艺苑捃华》本、《四库全书》本. 中华书局1985年程毅中校点排印本。

西京杂记

古代笔记小说, 原题汉刘歆撰,后题晋葛洪撰,原2卷,宋人重新编次成6卷。葛洪所作之跋称家藏刘歆作《汉书》100卷,班固作《汉书》时几近全取,所不取者仅二万言,他从班固 《汉书》不取内容中钞出二卷,名《西京杂记》, 以裨《汉书》之阙。书中所载皆西汉轶事传闻,举凡帝后公卿的奢靡好尚,宫室苑囿,珍玩异物,以及舆服典章,文人轶事,高文奇技和风俗民情多有记述, 间杂怪诞传说异闻,所记与《史记》《汉书》往往稍有差异。由于该书所载正史多无,可补正史风俗文化资料之不足,是研究西汉长安的重要资料之一。今中华书局出版有点校本。

《西京杂记》

旧题西汉刘歆作,实为东晋葛洪撰。原书2卷,后分为6卷。记载西汉长安(今陕西西安)轶事传闻、宫室苑囿、珍玩异物、舆服典章、风俗民情以及闲杂怪诞之事。其中有些故事,常被人引为典故,对后世产生过一定影响。有《汉魏丛书》本、《学律讨源》本、《四部丛刊》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