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南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24 西南夷汉代对分布在今川西、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系今西南地区汉藏语系藏缅、壮侗语族等民族的先民。夜郎、靡莫、滇、邛主要从事农耕,巂、昆明等系游牧民族,徒、筰都、冉駹等农牧兼营。西汉武帝至东汉明帝时,遣使,设越巂、益州、汶山、永昌、武都、沈黎等八郡。 西南夷汉代对分布在今川西、川南和云南、贵州以及甘肃南部的少数民族的总称。《史记·西南夷列传》 认为他们都处在 “巴蜀西南外”,故名。其生产、生活方式不一: 夜郎、靡莫、滇、邛都等族为农耕,定居; 嶲、昆明等族为游牧; 其余如徙、笮都、冉駹、白马等族或农或牧。均与巴、蜀有商业往来。西汉武帝至东汉灵帝时 (前140年~后189年),先后置有犍为、越巂、汶山、沈黎、汉嘉、牂柯、永昌、武都八郡及在蜀、广汉等郡置县以管辖。 西南夷中国古代民族名,为汉时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贵州一带民族的总称。部落众多,各族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其中夜郎、滇、邛都等为定居的农业民族盘发于顶;巂、昆明为随畜迁徙的游牧民族,编发为辫;徒、筰都、冉𩧪等兼事农业、牧业。此外还有白马、句町、漏卧、哀牢夷等。有的已进入阶级社会,有的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与氐羌、濮越等有渊源关系,和巴蜀交往十分密切。前279年,庄𫐆入滇,称王,开始与中原来往。秦也曾在这一地区修筑道路,设置官吏,前135年在夜郎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在南夷设牂柯郡,此后,汉武帝以邛都为越巂郡;以榨都为沈黎郡;以冉𩧪为汶山郡;以白马为武都郡。前169年,汉出兵伐滇,在当地设置益州郡。东汉时期,在当地设立永昌郡。西南夷民族成分复杂,为今汉藏语系壮侗、藏缅语族和南亚语系孟高棉各族的先民。 西南夷❶汉时对分布在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贵州一带诸少数民族的总称。始见《史记·西南夷列传》。包括夜郎、靡莫之属的滇、邛都等定居的农业民族,巂、昆明等游牧民族;徙、筰、冉駹等或定居、或移徙的民族,以及白马、句町、漏卧、哀牢夷等。各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有的已进入阶级社会,有的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阶段。族属上与氐羌、濮越等族群有渊源关系,为今日西南地区汉藏语系藏缅、壮侗语族及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等民族的先民。自古以来与巴蜀交往密切。公元前279年左右楚将庄蹻(庄豪)率军进入滇池地区后, 西南夷居住地区开始与中原地区大规模往来。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正式遣使设郡县。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